方城县券桥镇:创 “五星”支部吹响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号角

发布时间:2024-12-17 10:27:10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近日,走进方城县券桥镇,看到田野绿意尽染、院落干净整洁、村民和睦安宁……目之所及处处如画,行之所至步步入景,一切都是该镇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生动印证。方城县券桥镇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产业兴旺星、生态宜居星、平安法治星、文明幸福星、支部过硬星“五星”村党支部创建为抓手,启动实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三年行动,以点带面、梯次推进,聚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2024年以来该镇鲜明提出“坚持以规划为引领,紧扣‘宜居、宜业、和美’三个关键词,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成势见效”,吹响了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集结号。
图片4
        看宜居——提升乡村生活品质,加快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空气更清新了,出行更便捷了,周围的环境越来越好了,住在这里非常舒服。”龙王庙村村民赵福来细数着家门口的变化,他说:“以前总想去城里住,现在就想留在农村。”2023年,该镇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继续打好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和美乡村建设取得新成效。券桥镇人民政府镇长冯霞表示,今年该镇以生态宜居星创建为抓手,紧扣“宜居”再下功夫,持续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加快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短板,大力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把乡村建设成为农民身有所栖、心有所依的美好家园。
        看宜业——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加快实现人与产业和合相宜。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先行。2023年,该镇积极落实“藏粮于责”“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民”的“四藏战略”,新打灌溉机电井36眼,基本实现高标准农田全覆盖。落实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政策9850户、耕地地力补贴政策10896户,克服天气影响完成了6.8万亩小麦抢收任务,4.1万秋播玉米实现按时收获、及时晾晒。始终把大棚蔬菜产业作为兴村富民的首要工程,全镇蔬菜大棚发展到200余棚。高油酸花生种植面积扩大到3万亩,成为经济作物的“半边天”。建设党桥、龙庄等小麦、玉米、花生等种子示范田3000余亩。建设大豆玉米带状符合种植试验田3000亩,其中复合种植大豆玉米套2000亩。引进“西瓜红”( 普薯32号)红薯新品种,发展蜜薯500余亩帮助群众增收致富。在14个村级光伏发电产业基础上,加大工作力度,逐步向农户光伏延伸。推进五园建设,推动三产融合发展。2024年该镇持续抓好粮食生产,突出稳面积、增单产,确保粮食面积稳定在7.5万亩以上;同时推动三产业融合提档升级,着力构建产加销贯通、农文旅融合的现代化乡村产业体系。做足做好“土特产”文章,结合瓜果蔬菜小辣椒种植等,推动“一村一品”建设再上新台阶。
        看和美——增强乡村治理效能,加快实现人与人美美与共。2023年该镇以零上访、零事故、零发案“三零”平安村、平安法治星村党支部创建等为抓手,完善村级接处访、一村一警、一村一法律顾问等各项制度,全年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29件,处理各类信访案件46起。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守牢安全生产底线,每月组织安全生产相关单位到镇域所有生产经营单位开展联合检查。排查整改安全隐患1000余处,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提供了有力保障。特别是消防安全“一队一中心”建设工作,受到了市级通报表彰。2024年,该镇继续推进“三零”平安村、平安法治星村党支部创建等,增强乡村治理效能,加快实现人与人美美与共。
        宜居宜业,“塑形”当先;和美乡村,“铸魂”为要。明年,券桥镇将充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持续推进“五星”村党支部创建,奋力书写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精彩答卷,唱响“在希望的田野上”时代新声。(王炳中)
 
责任编辑:张丽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