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宛城区法院茶庵法庭庭长王海燕:胸佩法徽甘做牛
发布时间:2023-06-09 07:59:40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王海燕,男,中共党员,1981年10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2008年10月到南阳宛城区法院参加工作,历任官庄法庭庭长、茶庵法庭庭长。自参加工作以来,王海燕政治立场坚定、严守司法廉洁红线,不断钻研业务知识,创新工作机制,拓心关注民生,悉心体察民情,耐心倾听民声,精心排解民忧。他默默无闻,扎根基层,不负青春,不负胸前的法徽,以法院人的责任与担当,以法官的专业与执着,用自己微薄之力捍卫一方太平。他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办案标兵、优秀共产党员,全市法院优秀法官、全市优秀政法干警、全市法院办案标兵、调解能手、网上办公办案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他所带领的法庭集体多次荣立三等功。
王海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勤于总结审判经验,在南阳地区创造性提出“五四三工作法”,即法庭始终做到“五贴近”:法庭同志贴近农村、贴近农业、贴近农民、贴近区情、贴近企业,用法官的真心拉近法庭与群众的心理距离,倾听基层心声,赢得群众的信任。行使“四角色”:法庭同志努力做好维护辖区社会稳定的“审判员”,做好化解纠纷的“消防员”,做好基层调研、总结的“调研员”,做好为群众普及法律知识的“宣传员”,把司法便民的工作理念切实贯穿到法官的行动中,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法律的温暖与关怀。实现“三调解”:做到“全程调解”,将调解贯穿于立案、送达、开庭前、庭审中、判决前的每一个环节;做到“全心调解”,本着定纷止争、案结事了的目标,耐心、细心、专心调解,不厌其烦、锲而不舍;三是做到“全员调解”,在自愿合法的前提下,只要有可能,全庭同志就绝不放弃调解的努力,在调解过程中努力找准双方的利益平衡点、切实把握双方的感情契合点、巧妙寻求矛盾化解的突破点,最终化解纠纷。王海燕所审理的2600多起民事案件中连续多年呈现出“零涉诉赴省进京访、零投诉、零违法违纪、零负面舆情”的良好效果,在2020年审理的480余件案件中,婚姻家庭、相邻关系、侵权赔偿等类型案件中,无不透露着他司法为民的审判思路;在2021年至今他审理的500余件案件中,民间借贷、合同纠纷、家事纠纷等类案件服判息诉率高达94.38,而发改率仅为0.62%。王海燕审结的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从鼓励社会成员之间友好互助的角度出发,依法依理平衡三方法律责任,不仅案结事了,还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尹某出于好意免费捎带同乡叶某去赶集,路上与另一辆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搭乘人叶某十级伤残,交通事故大队认定双方驾驶人负同等责任。王海燕审理后,判定同作为被告的双方驾驶人各承担50%的赔偿责任,在尹某和叶某之间再次将尹某承担的50%赔偿责任,划分为顺风车主尹某在其应承担的赔偿责任范围内承担70%责任,另外30%责任由原告叶某自行承担,充分体现了法治、和谐、公正、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责任编辑:张丽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