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县券桥镇:人才回创“播种”乡村振兴新希望
发布时间:2022-04-26 09:41:01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南阳讯(程海舟 通讯员 王炳中)走进方城县券桥镇河沿村的铭基盛电子厂,总是呈现出一片繁忙而又欢快的景象:一拨人娴熟地在操作台绕线、点焊、检测,一拨人则认真地拿着小剪刀剪掉初筛电子元器件上多余的铜丝线……一排排整洁的流水线、一环环摆放整齐的线圈、一个个忙碌的身影、一件件组装好的电子产品,组成了一幅乡村产业振兴的美丽画卷。
铭基盛电子厂仅仅是该镇几年来推行的人才回创成果之一。近年来,为推动乡村振兴产业转型升级,让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致富,方城县券桥镇党委、政府利用在外务工人员春节、中秋节等重要节日返乡的有利时机,采取多项措施,广泛开展“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引导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通过人才回创,建设家乡、服务家乡,实现项目回移、资金回流、技术回乡、信息回馈、智力回哺,实现外出农民工由普通打工者向创业者的转变,形成以创业带就业,以就业促创业的格局,截止目前,已有130多名外出务工有志之士回乡创办了铭基盛、瑞和德、弘威等电子厂,新广鑫鞋厂、细敏手套厂、君尚雨衣厂等20多家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40余名人士创办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等,60余人通过土地托管成了种粮大户,直接或间接带动3000余名群众家门口就业。
该镇在开展“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同时,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环境,实现“四好农村路”组组通,排间道硬化“户户通”;开展“五美庭院”“四美乡村”“美丽小镇”创建活动。进一步完善全镇“一区三园”工业发展格局,紧盯镇区、县静脉产业园、镇工业园、村创业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水电路以及绿化等配套设施,优化土地要素资源,继续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闲置农家院落等,努力提升工业承载能力水平,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人才回创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人才政策激励机制,营造宽松愉悦的发展环境,给予回创人才在生产用地、生产资金、生产技术等方面的扶持政策。落实“万人助万企”活动,千方百计助力企业和经济实体发展,切实让回创人才在基层“劳有所得”。大力弘扬乡贤文化,开展好婆婆、好媳妇、好丈夫、好公民等“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推动基层有效治理,营造“重才爱才敬才”的浓厚氛围,让回创人才充满成就感、归属感、自豪感,激励他们在农村广阔天地中大显身手,带领群众共同擘画乡村振兴新蓝图,播种乡村振兴新希望。
铭基盛电子厂仅仅是该镇几年来推行的人才回创成果之一。近年来,为推动乡村振兴产业转型升级,让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致富,方城县券桥镇党委、政府利用在外务工人员春节、中秋节等重要节日返乡的有利时机,采取多项措施,广泛开展“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引导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通过人才回创,建设家乡、服务家乡,实现项目回移、资金回流、技术回乡、信息回馈、智力回哺,实现外出农民工由普通打工者向创业者的转变,形成以创业带就业,以就业促创业的格局,截止目前,已有130多名外出务工有志之士回乡创办了铭基盛、瑞和德、弘威等电子厂,新广鑫鞋厂、细敏手套厂、君尚雨衣厂等20多家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40余名人士创办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等,60余人通过土地托管成了种粮大户,直接或间接带动3000余名群众家门口就业。
该镇在开展“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同时,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环境,实现“四好农村路”组组通,排间道硬化“户户通”;开展“五美庭院”“四美乡村”“美丽小镇”创建活动。进一步完善全镇“一区三园”工业发展格局,紧盯镇区、县静脉产业园、镇工业园、村创业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水电路以及绿化等配套设施,优化土地要素资源,继续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闲置农家院落等,努力提升工业承载能力水平,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人才回创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人才政策激励机制,营造宽松愉悦的发展环境,给予回创人才在生产用地、生产资金、生产技术等方面的扶持政策。落实“万人助万企”活动,千方百计助力企业和经济实体发展,切实让回创人才在基层“劳有所得”。大力弘扬乡贤文化,开展好婆婆、好媳妇、好丈夫、好公民等“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推动基层有效治理,营造“重才爱才敬才”的浓厚氛围,让回创人才充满成就感、归属感、自豪感,激励他们在农村广阔天地中大显身手,带领群众共同擘画乡村振兴新蓝图,播种乡村振兴新希望。
(责任编辑:程海舟)
(投稿邮箱:139377305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