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奉献中永恒 ——追记内乡县城管局市容执法中队队员周红忠
发布时间:2022-04-13 11:33:09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南阳讯(程海舟 通讯员 樊翠华 庞磊 王书磊)以平凡见证不凡,用不凡铸就非凡。——题记
伏牛山下,菊乡大地,一个城管人的名字正在被悄然传颂。
“还有8分钟就可以结束一天的忙碌下班回家休息的他,却再也回不去了。”3月29日下午5时22分,内乡县城管局市容执法中队队员周红忠在赶往辖区某小学对校园周边环境秩序整治的途中,突发心源性猝死以身殉职,生命定格在53岁。
得知周红忠去世噩耗,熟悉他的领导同事、亲朋好友、左邻右舍乃至他曾帮扶过的贫困户均悲痛难掩,潸然泪下;内乡县委书记、县长张智广亲笔作出批示“深挖红忠同志感人事迹,弘扬正能量……”
一个极为普通的城管队员的溘然长逝,为何一时间在内乡大地激起层层涟漪?
周红忠,城管队员,平凡岗位平凡人,那么是他究竟做出了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儿才这样触动着众多人的心?
感动并不是因为伟大!而是他将爱岗敬业的精神,融入了城市蓬勃发展的脉动中;是他将真挚为民的情怀,筑进了公职人员的风骨里。
忠诚履职,任劳任怨“老黄牛”
“每天一走进办公室,看到茶柜上他曾用的水杯、挂在墙上的帽子、穿过的执法马甲、经常坐的位置,现在还缓不过劲儿来。”
尽管过去十多天了,但县城管局市容执法中队县衙南队队长李钊在谈及周红忠时仍几度哽咽,“红忠哥的音容笑貌常常浮现眼前,总觉得还在我们身边,正在指导大家灵活运用‘721’工作法、带着温度柔性执法。”
周红忠生前虽说是队里的一名普通城管员,在城管执法岗位上仅仅只有一年多时间,但却是有着16年执法经验的一名“老兵”。2006年起在县规划局从事执法工作,干了8年的中队长,去年4月份全县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服从组织安排,转隶县城管局工作。
用脚步丈量城市,用汗水擦亮“容颜”。面对陌生岗位,他迅速转变角色,积极投入市容秩序整治,从来没有因为自己从一个执法队中层领导转变为市容管理的普通队员而有任何抱怨。
市容执法相较于规划执法,虽然担子轻但任务重易反弹。针对城区内乱停、乱放、乱扯、乱挂等“十乱”现象整治,他虚心请教身边同事,认真研读相关管理条例,通过柔性执法,第一时间处理数字城管平台交办的案件,使文明规范成为每个市民自觉行为。
工作中的他刚柔并济,彰显了城管柔情,体现了为民情怀。尽管他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但他多年来事事走在前,处处要争先。特别在县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中,他每天早上4点多查处沿街门市占道私宰偷杀牛羊现象;中午顶烈日冒酷暑,在30多度高温下登梯爬杆,拆除路灯上的破旧广告牌;有时为避免白天道路拥堵,总是在晚上11点后组织拆除大型楼顶广告牌和邮政报刊亭;他和同事们积极参加县里组织 的油烟整治行动,挺在疫情防控一线,从不叫苦叫累。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3月29日下午,周红忠正常上班后按照市容秩序中队安排,同队长李钊、同事张丽、张旭到辖区为松果骑行重新选定停放位置。
15时51分,他们接到数字化城管平台派发的小商贩占道卖东西和门店店外经营问题案件立即处理。
17时左右又接收到一批数字化城管派发的沿街晾挂晾晒问题案件,他随即又和同事们前去处理。
“红忠哥,有事吗?”“你是他同事还是他家人?”“我是他同事李钊,你是谁呀?”“我是过路的,你同事晕倒在地上,快来呀!”“我现在就去,快打120……”17时22分,周红忠在赶往城关镇第一小学执法巡查的路上突发心源性猝死,后经抢救无效死亡,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奔波在校园周边环境秩序整治的路上。
勇于担当,严格执法有温度
“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只要干不死,就往死里干”。这是周红忠常说的一句口头禅,这也是他从事16年执法工作的真实写照。
“周大哥思路清、适应快,工作有方法,角色转换快,对我们总是嘘寒问暖,照顾的没得说。”同事刘文克谈及周红忠,控制不住情绪激动地说。
“周红忠刚调入规划局监察大队,为适应岗位,他总是揣着自己印制的两本法律“口袋书”,利用空余时间学习研读,很快就能熟练运用成为一名规划执法人员……”规划局干部李新合回忆起周红忠,依然掩饰不住深深的惋惜之情。
一句句赞美的语言表达着领导和同事们对他昔日工作的肯定,更是对他深切的缅怀。
2013年5月,周红忠被推举为规划执法监察大队国有土地执法中队长,履行的职能是查处国有土地建房有无办理规划许可证。国有土地执法中队为规范县房地产开发市场,遏制未办理规划许可证的施工现象,周红忠带领队员进行地毯式摸排,建立了详尽的项目工程底册信息,并按照执法程序依法查处。
当时,来自方方面面的说情者络绎不绝,但他顶住压力,依照法律法规该处罚的处罚,该拆除的拆除。采用沟通、约谈、下发文书等执法方式,把多起违法建设扼杀在萌芽状态。
同年7月,该中队多次要求一项目工程停止施工限期整改,但开发商置若罔闻。在此情况下,有必要依法拆除其违建部分。在执法现场,该项目施工人员情绪激动极力阻止执法,在一派混乱之中,周红忠的额头被钢筋扎伤,但他仍忍着伤痛坚持完成了拆除任务。
“2010年8月份,县里房地产开发异常火爆,就动起了想在自家宅基地上拆旧建新的念头,已选好日子准备腾空屋子拆除旧屋时,他可带着规划局监察大队找上门了。”湍东镇三里桥东李家营村民李红阳谈及周红忠记忆犹新,“刚开始也不理解,在他细致耐心解释下,使我认识到错误及时停止了违法建设。”
“辖区内书院路东口摆摊卖水果的张红敏,经常占道经营;大成路开文具店的韩军,想利用春节的时间在店外摆卖灯笼、对联……周红忠得知后,视她们为亲人,主动沟通交流,不厌其烦讲政策,使大家认识到店外摆摊影响和危害,自觉地带头接受管理。
桩桩“小事”,不胜枚举。
在县里创建法治政府工作中,周红忠深刻理解服务型执法的要义,他对待流动及占道经营摊贩亲似兄弟,总是耐心解释认真规劝,积极协助他们到就近的便民服务点,把服务型执法的内涵表现的淋漓尽致;他善于运用行政提醒、行政指导等执法文书,体现了深刻的柔性执法理念;他擅长在执法过程中敏锐感知执法走向,总能在关键时刻及时化解矛盾,为改善城管形象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和泪水。
有一年,他患急性阑尾炎被迫住院治疗,为不耽搁工作,术后三天便投入工作。周红忠的女儿以优异成绩考上了湖南大学,本来答应要亲自送女儿上学校的他却因临时工作没能成行;去年,他又因工作繁忙错过了送女儿去洛阳上班报到的时机,这也成为周红忠心中的一大愧疚。
孝老爱亲,铮铮硬汉有柔情
“他每天早上总是第一个到办公场所,打扫卫生后又烧好开水,他会根据每个人的喜好分别给大家泡上红茶或者绿茶,他真是我们的好大哥……”同事张丽谈起周红忠已是泪流满面。
他时常替年轻同志着想,有的队员孩子还小更需要父母陪伴,自愿留在最后,他总是把困难留给自己,把点滴关爱留给同事。
工作中,周红忠是大家的“老大哥”;生活中,他是家里的“好女婿”;社会上,他是公认的“热心肠”。
李钊的女儿在高考报志愿时,不知从何入手,工作之余聊起心中的困惑,老大哥周红忠主动说“我来给你想办法”,在他的热心帮助下,李钊女儿顺利考入了理想学校。
“老周没啥说的,对待岳母跟亲妈一样。”妻子王宏晓说起周红忠满眼泪花。从2006年到去年,直到老母亲不在一直跟着他家,老周无微不至的悉心照料,她看在眼里记在心间。
2012年,周红忠的岳母患重病在医院救治,妻子王宏晓的大哥在外地工作,照顾老人的责任便落到了他们的肩上。妻子要上班,还要照顾上初三的女儿,那是一刻儿不得闲。周红忠除了日常执法还要参与夜间巡查,工作忙的像陀螺转,但他未请一天假。没有夜巡任务时,他就守在医院陪着老岳母。
看着周红忠为母亲擦屎刮尿毫无怨言,饭吃不好觉睡不好而日渐消瘦的身体时,王宏晓心疼的直掉眼泪,周红忠反过来安慰妻子说:“妈半辈子守寡抚养你们四个兄弟姐妹不容易,现在生病了,咱多付出一些,让她恢复的更好更快些,这是做子女的本分,这还有啥抱怨的?”
医院的医护人员看到周红忠尽心尽力耐心细致的陪护老人,还以为是老人的亲儿子。岳母出院后,一直随其生活,8年来瘫痪在床无法自理,他们夫妻俩始终服侍陪护。直到去年岳母去世时,也是在他家里举行的葬礼。
城管局是个充满爱的大家庭,无论工作再忙,每年每个同志的生日礼物和祝福总会准时送到。单位工会送到家的生日蛋糕,周红忠总是分成多份儿,把快乐和幸福分享到左邻右舍。
“多么好的一个人呐,咋说走就走了呀?!”周红忠有两个在桃溪镇寺河村的帮扶对象,81岁的李相志和60岁的李红耀得知周红忠突然去世的消息后,老泪纵横。他们记得,这些年,在周红忠的帮扶下,家里享受着国家的扶贫政策,日子也越来越好了,心里常念叨的恩人离世怎么也没想到。
周红忠是一名普通的城管执法人员,他生前没有气壮山河的豪言壮语,没有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但他用坚实的脚步走出了无愧于城管执法人员的铿锵步履,用一片赤诚,践行诠释了城管人平凡中的忠诚、普通里的伟大,他是全县城管战线当之无愧的“老黄牛”。
县城管局党组已下发决定在全县城管系统内深入开展向周红忠同志学习活动,用先进的榜样激励大家奋勇前行,把学习效果转化为推动城市管理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伏牛山下,菊乡大地,一个城管人的名字正在被悄然传颂。
“还有8分钟就可以结束一天的忙碌下班回家休息的他,却再也回不去了。”3月29日下午5时22分,内乡县城管局市容执法中队队员周红忠在赶往辖区某小学对校园周边环境秩序整治的途中,突发心源性猝死以身殉职,生命定格在53岁。
得知周红忠去世噩耗,熟悉他的领导同事、亲朋好友、左邻右舍乃至他曾帮扶过的贫困户均悲痛难掩,潸然泪下;内乡县委书记、县长张智广亲笔作出批示“深挖红忠同志感人事迹,弘扬正能量……”
一个极为普通的城管队员的溘然长逝,为何一时间在内乡大地激起层层涟漪?
周红忠,城管队员,平凡岗位平凡人,那么是他究竟做出了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儿才这样触动着众多人的心?
感动并不是因为伟大!而是他将爱岗敬业的精神,融入了城市蓬勃发展的脉动中;是他将真挚为民的情怀,筑进了公职人员的风骨里。
忠诚履职,任劳任怨“老黄牛”
“每天一走进办公室,看到茶柜上他曾用的水杯、挂在墙上的帽子、穿过的执法马甲、经常坐的位置,现在还缓不过劲儿来。”
尽管过去十多天了,但县城管局市容执法中队县衙南队队长李钊在谈及周红忠时仍几度哽咽,“红忠哥的音容笑貌常常浮现眼前,总觉得还在我们身边,正在指导大家灵活运用‘721’工作法、带着温度柔性执法。”
周红忠生前虽说是队里的一名普通城管员,在城管执法岗位上仅仅只有一年多时间,但却是有着16年执法经验的一名“老兵”。2006年起在县规划局从事执法工作,干了8年的中队长,去年4月份全县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服从组织安排,转隶县城管局工作。
用脚步丈量城市,用汗水擦亮“容颜”。面对陌生岗位,他迅速转变角色,积极投入市容秩序整治,从来没有因为自己从一个执法队中层领导转变为市容管理的普通队员而有任何抱怨。
市容执法相较于规划执法,虽然担子轻但任务重易反弹。针对城区内乱停、乱放、乱扯、乱挂等“十乱”现象整治,他虚心请教身边同事,认真研读相关管理条例,通过柔性执法,第一时间处理数字城管平台交办的案件,使文明规范成为每个市民自觉行为。
工作中的他刚柔并济,彰显了城管柔情,体现了为民情怀。尽管他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但他多年来事事走在前,处处要争先。特别在县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中,他每天早上4点多查处沿街门市占道私宰偷杀牛羊现象;中午顶烈日冒酷暑,在30多度高温下登梯爬杆,拆除路灯上的破旧广告牌;有时为避免白天道路拥堵,总是在晚上11点后组织拆除大型楼顶广告牌和邮政报刊亭;他和同事们积极参加县里组织 的油烟整治行动,挺在疫情防控一线,从不叫苦叫累。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3月29日下午,周红忠正常上班后按照市容秩序中队安排,同队长李钊、同事张丽、张旭到辖区为松果骑行重新选定停放位置。
15时51分,他们接到数字化城管平台派发的小商贩占道卖东西和门店店外经营问题案件立即处理。
17时左右又接收到一批数字化城管派发的沿街晾挂晾晒问题案件,他随即又和同事们前去处理。
“红忠哥,有事吗?”“你是他同事还是他家人?”“我是他同事李钊,你是谁呀?”“我是过路的,你同事晕倒在地上,快来呀!”“我现在就去,快打120……”17时22分,周红忠在赶往城关镇第一小学执法巡查的路上突发心源性猝死,后经抢救无效死亡,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奔波在校园周边环境秩序整治的路上。
勇于担当,严格执法有温度
“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只要干不死,就往死里干”。这是周红忠常说的一句口头禅,这也是他从事16年执法工作的真实写照。
“周大哥思路清、适应快,工作有方法,角色转换快,对我们总是嘘寒问暖,照顾的没得说。”同事刘文克谈及周红忠,控制不住情绪激动地说。
“周红忠刚调入规划局监察大队,为适应岗位,他总是揣着自己印制的两本法律“口袋书”,利用空余时间学习研读,很快就能熟练运用成为一名规划执法人员……”规划局干部李新合回忆起周红忠,依然掩饰不住深深的惋惜之情。
一句句赞美的语言表达着领导和同事们对他昔日工作的肯定,更是对他深切的缅怀。
2013年5月,周红忠被推举为规划执法监察大队国有土地执法中队长,履行的职能是查处国有土地建房有无办理规划许可证。国有土地执法中队为规范县房地产开发市场,遏制未办理规划许可证的施工现象,周红忠带领队员进行地毯式摸排,建立了详尽的项目工程底册信息,并按照执法程序依法查处。
当时,来自方方面面的说情者络绎不绝,但他顶住压力,依照法律法规该处罚的处罚,该拆除的拆除。采用沟通、约谈、下发文书等执法方式,把多起违法建设扼杀在萌芽状态。
同年7月,该中队多次要求一项目工程停止施工限期整改,但开发商置若罔闻。在此情况下,有必要依法拆除其违建部分。在执法现场,该项目施工人员情绪激动极力阻止执法,在一派混乱之中,周红忠的额头被钢筋扎伤,但他仍忍着伤痛坚持完成了拆除任务。
“2010年8月份,县里房地产开发异常火爆,就动起了想在自家宅基地上拆旧建新的念头,已选好日子准备腾空屋子拆除旧屋时,他可带着规划局监察大队找上门了。”湍东镇三里桥东李家营村民李红阳谈及周红忠记忆犹新,“刚开始也不理解,在他细致耐心解释下,使我认识到错误及时停止了违法建设。”
“辖区内书院路东口摆摊卖水果的张红敏,经常占道经营;大成路开文具店的韩军,想利用春节的时间在店外摆卖灯笼、对联……周红忠得知后,视她们为亲人,主动沟通交流,不厌其烦讲政策,使大家认识到店外摆摊影响和危害,自觉地带头接受管理。
桩桩“小事”,不胜枚举。
在县里创建法治政府工作中,周红忠深刻理解服务型执法的要义,他对待流动及占道经营摊贩亲似兄弟,总是耐心解释认真规劝,积极协助他们到就近的便民服务点,把服务型执法的内涵表现的淋漓尽致;他善于运用行政提醒、行政指导等执法文书,体现了深刻的柔性执法理念;他擅长在执法过程中敏锐感知执法走向,总能在关键时刻及时化解矛盾,为改善城管形象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和泪水。
有一年,他患急性阑尾炎被迫住院治疗,为不耽搁工作,术后三天便投入工作。周红忠的女儿以优异成绩考上了湖南大学,本来答应要亲自送女儿上学校的他却因临时工作没能成行;去年,他又因工作繁忙错过了送女儿去洛阳上班报到的时机,这也成为周红忠心中的一大愧疚。
孝老爱亲,铮铮硬汉有柔情
“他每天早上总是第一个到办公场所,打扫卫生后又烧好开水,他会根据每个人的喜好分别给大家泡上红茶或者绿茶,他真是我们的好大哥……”同事张丽谈起周红忠已是泪流满面。
他时常替年轻同志着想,有的队员孩子还小更需要父母陪伴,自愿留在最后,他总是把困难留给自己,把点滴关爱留给同事。
工作中,周红忠是大家的“老大哥”;生活中,他是家里的“好女婿”;社会上,他是公认的“热心肠”。
李钊的女儿在高考报志愿时,不知从何入手,工作之余聊起心中的困惑,老大哥周红忠主动说“我来给你想办法”,在他的热心帮助下,李钊女儿顺利考入了理想学校。
“老周没啥说的,对待岳母跟亲妈一样。”妻子王宏晓说起周红忠满眼泪花。从2006年到去年,直到老母亲不在一直跟着他家,老周无微不至的悉心照料,她看在眼里记在心间。
2012年,周红忠的岳母患重病在医院救治,妻子王宏晓的大哥在外地工作,照顾老人的责任便落到了他们的肩上。妻子要上班,还要照顾上初三的女儿,那是一刻儿不得闲。周红忠除了日常执法还要参与夜间巡查,工作忙的像陀螺转,但他未请一天假。没有夜巡任务时,他就守在医院陪着老岳母。
看着周红忠为母亲擦屎刮尿毫无怨言,饭吃不好觉睡不好而日渐消瘦的身体时,王宏晓心疼的直掉眼泪,周红忠反过来安慰妻子说:“妈半辈子守寡抚养你们四个兄弟姐妹不容易,现在生病了,咱多付出一些,让她恢复的更好更快些,这是做子女的本分,这还有啥抱怨的?”
医院的医护人员看到周红忠尽心尽力耐心细致的陪护老人,还以为是老人的亲儿子。岳母出院后,一直随其生活,8年来瘫痪在床无法自理,他们夫妻俩始终服侍陪护。直到去年岳母去世时,也是在他家里举行的葬礼。
城管局是个充满爱的大家庭,无论工作再忙,每年每个同志的生日礼物和祝福总会准时送到。单位工会送到家的生日蛋糕,周红忠总是分成多份儿,把快乐和幸福分享到左邻右舍。
“多么好的一个人呐,咋说走就走了呀?!”周红忠有两个在桃溪镇寺河村的帮扶对象,81岁的李相志和60岁的李红耀得知周红忠突然去世的消息后,老泪纵横。他们记得,这些年,在周红忠的帮扶下,家里享受着国家的扶贫政策,日子也越来越好了,心里常念叨的恩人离世怎么也没想到。
周红忠是一名普通的城管执法人员,他生前没有气壮山河的豪言壮语,没有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但他用坚实的脚步走出了无愧于城管执法人员的铿锵步履,用一片赤诚,践行诠释了城管人平凡中的忠诚、普通里的伟大,他是全县城管战线当之无愧的“老黄牛”。
县城管局党组已下发决定在全县城管系统内深入开展向周红忠同志学习活动,用先进的榜样激励大家奋勇前行,把学习效果转化为推动城市管理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责任编辑:程海舟)
(投稿邮箱:139377305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