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县券桥镇:下好“先手棋” 打好固脱贫促振兴“主动仗”
发布时间:2022-03-30 09:35:30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南阳讯(程海舟 通讯员 王炳中)2022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一年,方城县券桥镇按照中央、省、市、县安排部署,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
高标准完善固脱贫促振兴体制机制。该镇把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统筹攻坚组、责任组长、第一书记、村“两委”、帮扶人“五支队伍”,每周召开一次调度会议,常态化推进巩固提升工作。以管理区为单位划分为五大战区,实行战区负责制,包管理区的战区领导对所在战区巩固提升工作负总责。抽调精兵强将担任各村责任组组长,各村责任组组长对本村的巩固提升工作负总责,统筹推进政策落实、工作落实、责任落实。
高质量举措强化固脱贫促振兴保障。落实党政正职入户走访帮扶制度,听取意见建议,实地解决产业发展、项目实施、乡村建设等工作难题,稳步提升群众生活质量。继续推行镇机关全员帮扶和镇直单位帮扶制度。继续落实每月8日、18日、28日的帮扶日常态化帮扶制度和下清单、查清单、交清单的清单化帮扶日工作制度。坚持“四个不摘”,持续压实民政、残联、安全饮水、教育、医疗等行业部门责任。实施动态监测帮扶机制联建联享“双联”工程、产业帮扶增效就业帮扶增收“双增”工程、“三落实”补漏“一巩固”补短“双补”工程、基础设施综合片区建设“双建”工程、涉贫信访稳控帮扶力量稳定“双稳”工程等“六大工程”,提升固脱贫促振兴工作质量。
高水平谱写固脱贫促振兴崭新篇章。以富裕为根本,巩固提升农村特困群体“四集中”等兜底保障成效,探索推进镇卫生院医养结合工作,对贫困家庭无自理能力、无人照料的失能、半失能人员落实收治托养,加强“三类人群”动态监测,确保全面小康成色。突出“质量调优、种养多元、特色鲜明”,大力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建设,深入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运用“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民”等模式,因地制宜创办市场实体,发展乡村经济、集体经济稳步提高农民收入。以宜居为根基,加快推进券桥镇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巩固提升南部高效农田示范区、西部观光采摘示范区、东部小辣椒培育加工示范区,持续推进潘河绿色长廊建设。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污染防治攻坚为抓手,强力开展“治理六乱、开展六清”,持续推进“四美乡村”和“五美庭院”评选、“星级文明户”评选、“红黑榜”等活动,创建“四美乡村”2个,乡村振兴示范村9个。大力推进村庄、庭院整治,特别是“空心村”整治,全面清理私搭乱建、乱堆乱放,整治残垣断壁,加强风貌引导,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促进村庄形态与自然环境、传统文化相得益彰。深入实施乡村绿化美化行动,进一步提升路域环境绿化水平和管护质量。以文明为根脉,充分发挥“一约四会”作用,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坚定不移地推进殡葬制度改革,深化德孝文化村镇创建,破除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让农民的“口袋”“脑袋”都富起来。
高标准完善固脱贫促振兴体制机制。该镇把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统筹攻坚组、责任组长、第一书记、村“两委”、帮扶人“五支队伍”,每周召开一次调度会议,常态化推进巩固提升工作。以管理区为单位划分为五大战区,实行战区负责制,包管理区的战区领导对所在战区巩固提升工作负总责。抽调精兵强将担任各村责任组组长,各村责任组组长对本村的巩固提升工作负总责,统筹推进政策落实、工作落实、责任落实。
高质量举措强化固脱贫促振兴保障。落实党政正职入户走访帮扶制度,听取意见建议,实地解决产业发展、项目实施、乡村建设等工作难题,稳步提升群众生活质量。继续推行镇机关全员帮扶和镇直单位帮扶制度。继续落实每月8日、18日、28日的帮扶日常态化帮扶制度和下清单、查清单、交清单的清单化帮扶日工作制度。坚持“四个不摘”,持续压实民政、残联、安全饮水、教育、医疗等行业部门责任。实施动态监测帮扶机制联建联享“双联”工程、产业帮扶增效就业帮扶增收“双增”工程、“三落实”补漏“一巩固”补短“双补”工程、基础设施综合片区建设“双建”工程、涉贫信访稳控帮扶力量稳定“双稳”工程等“六大工程”,提升固脱贫促振兴工作质量。
高水平谱写固脱贫促振兴崭新篇章。以富裕为根本,巩固提升农村特困群体“四集中”等兜底保障成效,探索推进镇卫生院医养结合工作,对贫困家庭无自理能力、无人照料的失能、半失能人员落实收治托养,加强“三类人群”动态监测,确保全面小康成色。突出“质量调优、种养多元、特色鲜明”,大力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建设,深入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运用“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民”等模式,因地制宜创办市场实体,发展乡村经济、集体经济稳步提高农民收入。以宜居为根基,加快推进券桥镇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巩固提升南部高效农田示范区、西部观光采摘示范区、东部小辣椒培育加工示范区,持续推进潘河绿色长廊建设。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污染防治攻坚为抓手,强力开展“治理六乱、开展六清”,持续推进“四美乡村”和“五美庭院”评选、“星级文明户”评选、“红黑榜”等活动,创建“四美乡村”2个,乡村振兴示范村9个。大力推进村庄、庭院整治,特别是“空心村”整治,全面清理私搭乱建、乱堆乱放,整治残垣断壁,加强风貌引导,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促进村庄形态与自然环境、传统文化相得益彰。深入实施乡村绿化美化行动,进一步提升路域环境绿化水平和管护质量。以文明为根脉,充分发挥“一约四会”作用,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坚定不移地推进殡葬制度改革,深化德孝文化村镇创建,破除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让农民的“口袋”“脑袋”都富起来。
(责任编辑:程海舟)
(投稿邮箱:139377305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