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走进疫情防控的第一现场 ————毛堂、西簧、寺湾、荆紫关掠影
发布时间:2022-03-29 10:25:56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南阳讯(程海舟 通讯员 王鸿昌)3月23日,淅川县委宣传部组织融媒体中心、摄影家协会和县内新媒体工作者,组成采访小分队,先后走进毛堂、西簧、寺湾、荆紫关等乡镇,聚焦各乡镇全力打响疫情防控攻坚战的生动场景,实地见证各级党员干部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战疫情的火热现场。

(毛堂乡板山沟卡点)
“我们乡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对重点人员、重点场所、重点环节管控,加强宣传引导,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全面筑牢了疫情防控防线。”毛堂乡乡长聂志鹏告诉记者。
在曹庄村卡点,一位头上缠着绷带带着帽子的工作人员正忙着登记进入卡点人员信息。“昨天下午,村副支书徐富国正在卡点值班,一辆摩托车经过不小心挂倒遮雨棚砸到他身上,他头部顿时血流不止,放不下工作的他简单包扎处理后带伤继续工作,直到今天上午才去医院缝了10余针。”毛堂乡干部牛浩然告诉记者。“现在疫情防控形势正紧,我这点伤不碍事,不能因为我影响了工作大局。”徐富国说。
店子街村群众付某3月14日从深圳回来,乡村干部严格按照县疫情防控政策,查验了他的核酸证明、双码情况,并为他测量了体温,待确认无异常后,按要求落实了居家硬隔离:单人单间,全天候落锁,房间里备有日常生活用品,自己做饭,与外界完全隔离。
翻过洛阳山,临近中午时分,采风团一行到达西簧乡卧龙岗村。“当前,新冠疫情形势严峻,请广大村民们非必要不聚集,勤洗手,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外出请及时佩戴口罩。”村部大喇叭的疫情防控宣传不绝于耳。

(西簧乡三淅高速收费站卡点)
两天前,卧龙岗村一老人去世,村干部第一时间到该群众家里慰问,严格按政策倡导白事简办,积极劝导老人在山东青岛外务工的女婿和在江苏苏州务工的儿媳暂不要返乡,老人后事村里帮助处理。经过村干部们的耐心劝导,老人的女婿和儿媳本已买好车票准备返乡,当天晚上纷纷退票,表示支持家乡疫情防控,待疫情过后再返乡。
在西簧乡高速卡点,记者看到入淅车辆正有序地接受工作人员检查,该乡严格落实县疫情防控政策,高速卡点值班人员实行两班倒,每班8人,分别由乡带班领导、乡干部、公安交警、交通执法、卫生院、村干部等工作人员组成,24小时不间断对入淅车辆进行查验核酸证明、双码情况、量体温,对省外入淅车辆无24小时核酸证明的坚决劝返。

(寺湾镇高速卡点)
“对于省外入淅下高速的货车车辆,若发现司机行程码绿码带星号、健康码绿码,核酸证明正常,我们会及时与车辆目的地取得联系,同时对车辆贴上封条、全面消杀,要求他们到达目的地后才能下车。”寺湾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聂京告诉记者。
走进寺湾集镇,映入眼帘的是一街两行铺天盖地的宣传横幅,10余辆宣传车正巡回宣传市县最新疫情防控政策。
为织密筑牢疫情防控防线,寺湾镇加大疫情防控宣传力度,制作1500余条宣传横幅,在镇区、入村口等位置悬挂,印发附有举报电话的宣传彩页5000余份发放到各村、组、社区,利用美篇、微信、抖音短视频等方式广泛宣传《致在外乡亲们的一封信》,出动10余台宣传车不间断巡回各村宣传县疫情防控最新政策,村级大喇叭同步全天候宣传,确保疫情防控各项政策在广大群众中入脑、入心。

(荆紫关镇南街村卡点)
为筑牢疫情防控坚实壁垒,荆紫关镇抽调镇机关23名年轻干部组成三个疫情防控应急机动小分队,在做好疫情防控日常工作的同时,加强应急演练,确保养之有素,用时拉得出、打得赢。该镇还组织无职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农村青年作为志愿者,参与卡点值守、返乡人员摸排、重点场所管控等。号召全镇所有企事业单位积极开展“两送一助力”活动,助力全镇疫情防控。
在三省交界处卡点,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耐心细致地查验省外入淅人员的核酸证明、双码情况、并认真地量体温、登记信息。镇干部黄瑞申患感冒一周,顾不上休息,带着感冒药坚守岗位,未回过一次家。“省界卡点位置特殊,不能有丝毫马虎和大意,我在这个岗位上就要对这个岗位负责,坚决守好省界大门。”黄瑞申坚定地说。
临近傍晚时分,记者走进双河村卡点,该村毗邻陕西商南,卡点处戒备森严,值班人员正忙碌着为入淅车辆登记信息,查验司乘人员核酸证明、双码等信息。湖北白浪村姜某夫妇因家中老人过世,从青海连夜驱车回来,须经过双河村卡点入淅,因回来匆忙未做核酸证明,卡点工作人员要求现场做临时核酸证明。“现在是疫情防控特殊时期,我们必须对您、对淅川全县人民负责,待核酸检测结果出来无异常,我们才能放行,希望您能理解。”工作人员认真地说。
料峭寒风中,那一处处坚如磐石的卡点,一个个忠诚守候的身影,彰显出淅川县广大党员干部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寒意浓浓中,春天已经到来,不久的将来一定是疫情散去,春暖花开。
(责任编辑:程海舟)
(投稿邮箱:139377305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