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峡县双龙镇:营造法治网格大格局
发布时间:2022-03-19 13:27:36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南阳讯(程海舟 通讯员 江亦淼)近年来,西峡县双龙镇镇坚持探索创新乡村治理方式,大力推进社会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践行“网格化+大数据+法治化”工作机制,不断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有效提升了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
该镇立足实际,创新驱动,推进社会治理新模式。注重打造“乡贤进网格”调解品牌,培树乡贤服务示范村。拓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渠道,注重借助乡贤之德进网格入门户,发挥乡贤的引领、示范和协调作用,去年邀请首批22名本地乡贤参加基层网格化治理,有效提升调解成功率,今年初在全镇推广。广泛开展“乡贤送家风”“垃圾治理我争先”等系列宣传活动,在全镇树立“见贤思齐”的价值导向,组织乡贤带头加入美丽庭院创建,成功获评挂牌31户。
推动网格化社会治理实体化运行。按照基层审批、服务、执法 “三整合”方案,配备专职网格员坐席2人;建立综合指挥中心,投资50余万元,为全镇22个村全部配备一体机和会议设备,实现“五个一”即一部手机、一个平台、一个大屏、一台一体机、一套会议设备。培育双龙、后湖两村为示范点,实现网格员发现问题,运用终端推用上报,经镇分类流转,指派相关职能部门处理的运行模式。
突出源头,系统思维,建立信访接待、定期排查矛盾、“接诉即办”等信访工作新机制。突出信访问题“及时可办,一线办好”,建立规范的工作流程,实行“日交办、周研判、月通报、季考核”工作法。对各村上报调解有困难的,镇调解委员会协助调解,钝化社会面风险。同时,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推行“警灯闪烁”一线工作方法。注重运用法治讲座、送法下乡、法律顾问到村宣传等多种形式,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在全镇造浓法治氛围。
注重完善法治、德治、自治“三治融合”治理体系,着力形成“乡村善治”样板。创新议事形式,依托“四议两公开”为主要内容的村民主协商机制。完善村规民约,依托村民委员会、村民监督委员会、红白喜事理事会,引导群众诚实守信、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尊老爱幼、扶残助贫,积极培育群众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将“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融入文明创建,深入实施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
该镇立足实际,创新驱动,推进社会治理新模式。注重打造“乡贤进网格”调解品牌,培树乡贤服务示范村。拓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渠道,注重借助乡贤之德进网格入门户,发挥乡贤的引领、示范和协调作用,去年邀请首批22名本地乡贤参加基层网格化治理,有效提升调解成功率,今年初在全镇推广。广泛开展“乡贤送家风”“垃圾治理我争先”等系列宣传活动,在全镇树立“见贤思齐”的价值导向,组织乡贤带头加入美丽庭院创建,成功获评挂牌31户。
推动网格化社会治理实体化运行。按照基层审批、服务、执法 “三整合”方案,配备专职网格员坐席2人;建立综合指挥中心,投资50余万元,为全镇22个村全部配备一体机和会议设备,实现“五个一”即一部手机、一个平台、一个大屏、一台一体机、一套会议设备。培育双龙、后湖两村为示范点,实现网格员发现问题,运用终端推用上报,经镇分类流转,指派相关职能部门处理的运行模式。
突出源头,系统思维,建立信访接待、定期排查矛盾、“接诉即办”等信访工作新机制。突出信访问题“及时可办,一线办好”,建立规范的工作流程,实行“日交办、周研判、月通报、季考核”工作法。对各村上报调解有困难的,镇调解委员会协助调解,钝化社会面风险。同时,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推行“警灯闪烁”一线工作方法。注重运用法治讲座、送法下乡、法律顾问到村宣传等多种形式,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在全镇造浓法治氛围。
注重完善法治、德治、自治“三治融合”治理体系,着力形成“乡村善治”样板。创新议事形式,依托“四议两公开”为主要内容的村民主协商机制。完善村规民约,依托村民委员会、村民监督委员会、红白喜事理事会,引导群众诚实守信、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尊老爱幼、扶残助贫,积极培育群众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将“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融入文明创建,深入实施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
(责任编辑:程海舟)
(投稿邮箱:139377305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