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在南阳市林业工作会议上做典型发言
发布时间:2022-03-17 18:15:08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南阳讯(程海舟 通讯员 葛玉顶)3月10日,南阳市林业局召开全市林业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市委七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全市“两会”精神,回顾总结2021年全市林业工作成绩,安排部署2022年林业工作。市林业局班子成员;各县市区林业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分管林长制工作负责人;局各科室负责人、局属二级单位班子成员参加了会议。
会上,淅川荣获全市林业工作综合目标一等奖,全市营造林暨国储林项目建设、全市森林资源管理、全市林业科技工作、全市林业宣传传工作等八个单项奖,均有淅川并名次靠前。淅川县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梁虎兵代表淅川县作了题为《锚定目标不松劲 持续发力谱新篇》典型发言,典型经验全市推广。这些成绩的取得,既是林业系统攻坚克难、艰苦奋斗的结果,也取决于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大力支持的结果,更取决于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
近年来,淅川县深入践行“两山”理论,大力发扬愚公移山和蚂蚁“啃骨头”精神,全力向石山区宣战、向石漠化进军,持续推进林业生态向纵深发展,不断筑牢库区生态绿色屏障。
攻坚克难,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2021年,淅川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林业局的大力帮助和关心支持下,深入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林业生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2021年度共完成营造林14.7万亩,新造林合格面积全市第一,石漠化治理和困难地造林的做法和经验先后被国家林草局、市委办公室刊发推广。建立健全三级林长制,设立县、乡、村三级林长720名。连续39年无较大森林火灾发生。不断加强林果管理,落实产业管理奖补1500万。纳入国家、省“十四五”项目规划 12个,规划项目资金28.5亿元。
主动作为,高质量推进造林绿化。对淅川来说,搞好造林绿化,筑牢绿色屏障,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是责任、更是担当。淅川主动作为,扎实有序推进造林绿化工作,让绿色成为淅川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底色。大员上前、高位推动。县委、县政府将造林绿化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成立了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主任的高规格绿化委员会,召开高规格的造林绿化动员会,对造林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整合乡镇及水利、移民、交通等各方面力量,拢指成拳形成合力,拧成“一股绳”,合力推动工作落实。县四大家相关领导下沉一线,分片包区包点位,县绿化专项督导组逐片区、逐点位周周督查、周周通报,问责问效逼进度。科学布局、高标规划。立足独特的区位,突出大保护、大生态、大屏障、大融合的理念,聘请国家林业局华东调查规划设计院专家科学编制造林绿化实施方案。该方案注重与水质保护相融合,以马蹬、金河、大石桥、盛湾等库周乡镇为重点,沿库区栽植水杉、落羽杉等耐水植物,立地条件好的栽植山杏、山桃、立地条件差的栽植火炬松、侧柏,打造环丹江水库库周生态隔离带,构筑护水防线,呵护一库清水。还注重与乡村振兴相融合,坚持造林绿化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适当加大经济林树种比重,最大限度发挥项目效益,促进水源区群众增收致富。此外,还注重与全域旅游相融合。围绕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县,提高林业景观化水平,推动造林绿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互动发展,借助林业项目,对全县重点旅游景区周围进行植绿造景育花,提档升级,提升了景区品位,带动全县旅游发展。强化措施、高效推进。在资金投入上,县委政府勒紧裤腰带,咬紧牙关,财政投入林业资金5400多万元,创新激励机制、支持政策和投融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1.2亿元,有效保障造林绿化快速推进。在造林模式上,坚持市场运作,把重点区域的造林绿化全部推向市场,采取企业和大户承包、专业队造林等合同造林办法,包栽包管包活,验收后由国有公司连管三年。在工程推进上,针对立地条件差,交通不便、水源难等不利因素,采取人背、肩扛、车(驴)拉、多级提灌、客土造林等办法,抽调林业工程师和精干技术人员组成指导组,分片包区、包地块,全程做好技术指导,确保栽一棵活一棵,造一片成一片。为赶造林进度,造林队搭帐篷、起炉灶,吃住在山上,确保工程快速推进。持续发力、高质管护。坚持保护就是最好的发展理念,不栽无主树、不造无主林,加大管护力度,提高造林成效。“禁”。对所有新造林地块实行全面封禁,确保新栽植苗木不受人为破坏。“打”。对涉林违法行敢于碰硬、铁腕打击,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打击一起,形成强大震慑。三是“防”。落实各级林长责任区域,组建专业扑火队伍,严格火源管理,加强值班值守,坚决杜绝森林火灾。
锚定目标,奋力谱写林业新篇章。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保护一渠清水,淅川重任在肩,人民殷切期盼。在下步工作中,淅川县将贯彻好全市林业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绿色崛起、美丽富民”发展主线和淅川县委提出的双九”战略决策部署,以观念作风能力建设年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提升站位、戮力同心、攻坚破难,打好“作风转变关键战、造林绿化攻坚战、森林城乡提质战、资源管护持久战、项目争取突围战、乡村振兴主动战”等六大战役,誓将淅川打造成河南的“塞罕坝”,为南阳建设河南省副中心城市贡献淅川力量。
会上,淅川荣获全市林业工作综合目标一等奖,全市营造林暨国储林项目建设、全市森林资源管理、全市林业科技工作、全市林业宣传传工作等八个单项奖,均有淅川并名次靠前。淅川县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梁虎兵代表淅川县作了题为《锚定目标不松劲 持续发力谱新篇》典型发言,典型经验全市推广。这些成绩的取得,既是林业系统攻坚克难、艰苦奋斗的结果,也取决于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大力支持的结果,更取决于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
近年来,淅川县深入践行“两山”理论,大力发扬愚公移山和蚂蚁“啃骨头”精神,全力向石山区宣战、向石漠化进军,持续推进林业生态向纵深发展,不断筑牢库区生态绿色屏障。
攻坚克难,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2021年,淅川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林业局的大力帮助和关心支持下,深入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林业生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2021年度共完成营造林14.7万亩,新造林合格面积全市第一,石漠化治理和困难地造林的做法和经验先后被国家林草局、市委办公室刊发推广。建立健全三级林长制,设立县、乡、村三级林长720名。连续39年无较大森林火灾发生。不断加强林果管理,落实产业管理奖补1500万。纳入国家、省“十四五”项目规划 12个,规划项目资金28.5亿元。
主动作为,高质量推进造林绿化。对淅川来说,搞好造林绿化,筑牢绿色屏障,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是责任、更是担当。淅川主动作为,扎实有序推进造林绿化工作,让绿色成为淅川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底色。大员上前、高位推动。县委、县政府将造林绿化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成立了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主任的高规格绿化委员会,召开高规格的造林绿化动员会,对造林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整合乡镇及水利、移民、交通等各方面力量,拢指成拳形成合力,拧成“一股绳”,合力推动工作落实。县四大家相关领导下沉一线,分片包区包点位,县绿化专项督导组逐片区、逐点位周周督查、周周通报,问责问效逼进度。科学布局、高标规划。立足独特的区位,突出大保护、大生态、大屏障、大融合的理念,聘请国家林业局华东调查规划设计院专家科学编制造林绿化实施方案。该方案注重与水质保护相融合,以马蹬、金河、大石桥、盛湾等库周乡镇为重点,沿库区栽植水杉、落羽杉等耐水植物,立地条件好的栽植山杏、山桃、立地条件差的栽植火炬松、侧柏,打造环丹江水库库周生态隔离带,构筑护水防线,呵护一库清水。还注重与乡村振兴相融合,坚持造林绿化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适当加大经济林树种比重,最大限度发挥项目效益,促进水源区群众增收致富。此外,还注重与全域旅游相融合。围绕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县,提高林业景观化水平,推动造林绿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互动发展,借助林业项目,对全县重点旅游景区周围进行植绿造景育花,提档升级,提升了景区品位,带动全县旅游发展。强化措施、高效推进。在资金投入上,县委政府勒紧裤腰带,咬紧牙关,财政投入林业资金5400多万元,创新激励机制、支持政策和投融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1.2亿元,有效保障造林绿化快速推进。在造林模式上,坚持市场运作,把重点区域的造林绿化全部推向市场,采取企业和大户承包、专业队造林等合同造林办法,包栽包管包活,验收后由国有公司连管三年。在工程推进上,针对立地条件差,交通不便、水源难等不利因素,采取人背、肩扛、车(驴)拉、多级提灌、客土造林等办法,抽调林业工程师和精干技术人员组成指导组,分片包区、包地块,全程做好技术指导,确保栽一棵活一棵,造一片成一片。为赶造林进度,造林队搭帐篷、起炉灶,吃住在山上,确保工程快速推进。持续发力、高质管护。坚持保护就是最好的发展理念,不栽无主树、不造无主林,加大管护力度,提高造林成效。“禁”。对所有新造林地块实行全面封禁,确保新栽植苗木不受人为破坏。“打”。对涉林违法行敢于碰硬、铁腕打击,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打击一起,形成强大震慑。三是“防”。落实各级林长责任区域,组建专业扑火队伍,严格火源管理,加强值班值守,坚决杜绝森林火灾。
锚定目标,奋力谱写林业新篇章。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保护一渠清水,淅川重任在肩,人民殷切期盼。在下步工作中,淅川县将贯彻好全市林业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绿色崛起、美丽富民”发展主线和淅川县委提出的双九”战略决策部署,以观念作风能力建设年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提升站位、戮力同心、攻坚破难,打好“作风转变关键战、造林绿化攻坚战、森林城乡提质战、资源管护持久战、项目争取突围战、乡村振兴主动战”等六大战役,誓将淅川打造成河南的“塞罕坝”,为南阳建设河南省副中心城市贡献淅川力量。
(责任编辑:程海舟)
(投稿邮箱:139377305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