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县券桥镇:粮食丰收促振兴 托底保障固脱贫

发布时间:2022-03-14 14:26:07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南阳讯(程海舟 通讯员 王炳中)民为国基,谷为民命。去年以来,方城县券桥镇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主动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2021年全镇粮食总产10.13万吨,比2020年增加0.85万吨,创历史新高,实现“十八连丰”,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保障粮食供给。落实“藏粮于地”,提升农业生产能力。对3.2万亩高标准良田建设项目运行情况开展“回头看”,排查配套机井800余眼(套),整改提升500余眼(套)。投资31.1万元,新打并配套8个行政村机井25眼(套),建立完善“一长两员”制度,每眼机电井设立井长1名、管护员若干名、维修员2-4名,井长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管护员由村干部兼任或公益岗予以安排,镇政府负责农田水利设施维修,建立长效机制解决机电井维护不到位问题,持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落实“藏粮于技”,确保粮食稳产增产。在小麦病虫害防治上,大力推行植保无人机喷药技术,进一步扩大玉米种植面积,突出选用高产稳产、耐密抗倒、熟期适中、多抗广适的适宜机械化作业的优良玉米品种,突出抓好玉米密度、整齐度、结实度、成熟度等“四度”的落实,稳定高油酸花生种植面积,大力推广花生生产新技术,提高花生单产,改善花生品质。2021年,全镇粮食总产10.13万吨,比去年增加0.85万吨,粮食生产实现“18连丰”。
        推行智慧农业。立足农业乡镇优势,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以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各领域融合应用为着力点,着力培育智慧农业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实现生产智能化、管理数据化、经营网络化和服务在线化,培育形成智慧农业产业体系。稳步推进农业机械大型化、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大型农机机械化作业在90%以上, 智能化农机作业在60%以上,耕作、播种、管理、收割等智能化技术不断得到推广应用。以项目建设为引领,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广泛推广应用智能大棚、蔬菜烘干、自动控制播种等新技术,农业插上了信息化翅膀。扶持引导物联网、水肥一体化、自动滴灌等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高效利用,推动农业种植向现代化、智能化发展,从“会”种菜到“慧”种菜,保障“菜篮子”安全。
        落实托底保障。持续落实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两线合一”,对符合条件的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应兜尽兜、应补尽补。针对特殊困难群体,持续推行“四集中”兜底保障政策,规范建立托养人员台账、机构台账,逐步完善食宿、健身、娱乐等配套设施,对符合条件的特困人员全部纳入集中托养范围,规范提升管护水平,实现应养尽养。完善落实养老保险制度,把更多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2021年全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新增加1021人,更多人民群众有了可靠、充分的保障。严格落实贫困群众参保补助政策、慢性病鉴定补助政策和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服务,织密织牢六层医疗保障网络,确保不出现因病返贫致贫问题。脱贫群众和监测对象参保率100%。

(责任辑:程海舟)
(投稿邮箱:139377305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