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县券桥镇:全面推进“三大革命” 刷新乡村振兴“颜值”
发布时间:2022-03-01 14:15:32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南阳讯(程海舟 通讯员 王炳中)方城县券桥镇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坚持“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全面推进“农村垃圾革命、农村污水革命、农村厕所革命”“三大革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乡村,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刷新乡村振兴“颜值”
在推进“农村垃圾革命”中,该镇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投运3座垃圾中转站,集中采购垃圾箱326个,垃圾运输车辆10辆。各村设立保洁员,实现垃圾日产日清。同时健全完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机制,严格实行生活垃圾分类“二次四分法”,将生活垃圾按照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进行分类收集,采取农户初次分类和保洁员二次分拣。并通过设置回收站点,形成可再生资源收集、分拣、运输、加工和利用完整产业链,促进乡村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在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中,该镇坚持“三有三无”工作原则,即厕所要“有场地”“有设施”“有化粪池”,还要“无异味”“无蝇虫”“无垃圾”,同时切实做到厕所建设入户、管理入户、责任入户、监督入户,充分发动村民自我管理,共建乡村厕所美丽新风貌。此外,坚持因地制宜,创新粪污就地处理的技术,一方面促进粪便发酵还田再利用,另一方面推进节水厕所技术应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真正将“厕所改革”工作思路拓宽、方法改进、成效提升,全镇26个行政村累计改厕1054户,其中三格式736户,水冲式316户,通过推进农村“厕所改革”,不仅保障了农村居民生活健康,而且推动了资源化利用,有效改善了农村旱厕“脏、乱、臭”的旧状,帮助农村居民建设美丽、卫生、整洁的舒适家园,大大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质量和文明水平。
在推进“农村污水革命”中,该镇按照“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突出重点、梯次推进”的原则,加快乡镇污水处理场和村级污水处理站的建设,先后建成投运镇污水处理场和龙王庙、冯洼、龙庄3座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站,建成投运9处饮用水源保护地,在显要位置设标识,采取隔离防护措施,确保水源地免受污染,封堵村庄小排污口72个,治理黑臭水体11个,改造坑塘32个。
截至目前,方城县券桥镇整洁卫生、规范有序、生态文明的人居环境正在得到逐步显现,全镇垃圾清运覆盖率达到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6.1%;生活污水污泥处理率达到100%,90%以上的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
在推进“农村垃圾革命”中,该镇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投运3座垃圾中转站,集中采购垃圾箱326个,垃圾运输车辆10辆。各村设立保洁员,实现垃圾日产日清。同时健全完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机制,严格实行生活垃圾分类“二次四分法”,将生活垃圾按照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进行分类收集,采取农户初次分类和保洁员二次分拣。并通过设置回收站点,形成可再生资源收集、分拣、运输、加工和利用完整产业链,促进乡村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在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中,该镇坚持“三有三无”工作原则,即厕所要“有场地”“有设施”“有化粪池”,还要“无异味”“无蝇虫”“无垃圾”,同时切实做到厕所建设入户、管理入户、责任入户、监督入户,充分发动村民自我管理,共建乡村厕所美丽新风貌。此外,坚持因地制宜,创新粪污就地处理的技术,一方面促进粪便发酵还田再利用,另一方面推进节水厕所技术应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真正将“厕所改革”工作思路拓宽、方法改进、成效提升,全镇26个行政村累计改厕1054户,其中三格式736户,水冲式316户,通过推进农村“厕所改革”,不仅保障了农村居民生活健康,而且推动了资源化利用,有效改善了农村旱厕“脏、乱、臭”的旧状,帮助农村居民建设美丽、卫生、整洁的舒适家园,大大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质量和文明水平。
在推进“农村污水革命”中,该镇按照“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突出重点、梯次推进”的原则,加快乡镇污水处理场和村级污水处理站的建设,先后建成投运镇污水处理场和龙王庙、冯洼、龙庄3座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站,建成投运9处饮用水源保护地,在显要位置设标识,采取隔离防护措施,确保水源地免受污染,封堵村庄小排污口72个,治理黑臭水体11个,改造坑塘32个。
截至目前,方城县券桥镇整洁卫生、规范有序、生态文明的人居环境正在得到逐步显现,全镇垃圾清运覆盖率达到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6.1%;生活污水污泥处理率达到100%,90%以上的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
(责任编辑:程海舟)
(投稿邮箱:139377305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