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县券桥镇:书写巩固脱贫成果衔接乡村振兴“四字诀”答卷
发布时间:2022-02-28 13:57:19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南阳讯(程海舟 通讯员 王炳中)穷帽已摘,好景在前。进入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阶段,如何守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城县券桥镇正在书写自己的答卷。
稳——稳字当头不松劲。该镇成立由副乡科级领导干部担任组长的10个攻坚组,每周召开一次调度会议,常态化推进巩固提升工作。以管理区为单位划分为五大战区,实行战区负责制,包管理区的战区领导对所在战区巩固提升工作负总责。继续落实每月8日、18日、28日的帮扶日常态化帮扶制度和清单化帮扶日工作制度。坚持“四个不摘”,持续压实民政等行业部门责任。延续脱贫攻坚各项举措,常态化落实调度评比、干部点验等工作机制。落实入户走访帮扶制度。
防——动态监测织密防护网。建立预警性常态化排查机制。排查覆盖所有农村人口。重点关注有失业人员、大病重病和负担较重的慢性病患者、重度残疾人、失能老年人、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家庭,做到“五个必到”,通过基层干部排查、部门筛查预警、农户自主申报、规模性返贫排查预警等方式,2021年累计新识别纳入监测对象户49户155人,全镇共有监测对象户121户329人,均实现公职人员一对一结对帮扶。按照“政策应享尽享、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逐项制定帮扶计划,落实综合帮扶措施,2021年监测对象风险消除47户124人。
强——做强产业实现就业促增收。始终坚持粮食生产不放松,大力发展适宜券桥发展优质高效的弱中筋小麦,进一步扩大玉米种植面积,突出选用优良玉米品种,2021年全镇粮食生产实现“18连丰”。做强蔬菜产业,建成券桥村、三间房村等温室蔬菜基地。做优林果产业,大力发展“阳光玫瑰”葡萄产业,先后在马岗、十二里河、券新等村推广。发展食用菌种植,已在冯洼村、闻老庄村、马庄、三间房试种。发展肉牛养殖业,马庄、埠口等村成了养牛主要专业村。发展农光互补的光伏产业,建成投运马庄等16个村27个7.24兆瓦光伏扶贫基站,全体脱贫户受益。设置公益性岗位7个,安置脱贫群众168人,开展“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创办回创企业6家,安置群众就业300余名;开展实用技术培训班3期,培训360人,其中月嫂培训班240人,护理培训班120人。
活——人才激活振兴力量。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围绕小辣椒、温室蔬菜大棚、葡萄等农业特色产业和劳动密集型加工业以及电商产业等,以“业”觅“才”,先后有20余名小辣椒、温室蔬菜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经销人才到券桥开展合作;以“才”聚“才”,采取技术指导、技术合作等方式新招引葡萄种植技术人才7名;以“引”回“才”,坚持打好“乡情牌”,深挖在外人才“富矿”,不断坚持开展“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先后有徐涛等6名券桥籍在外人才回乡办企业,建成投产6家劳动密集型回创企业,通过人才回创,服务家乡、富民强乡、建设家乡,实现项目回移、资金回流、技术回乡、信息回馈、智力回哺。挖掘乡土人才潜力,推动更多的“土专家”“田秀才”“新农人”脱颖而出。优化管理服务机制。推介好人才政策、讲好人才故事,广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支持创新、支持创业的浓厚氛围,推动各类人才服务乡村,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开展班子成员和村党支部书记联系人才活动,联络感情,沟通思想,解决难题,努力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稳——稳字当头不松劲。该镇成立由副乡科级领导干部担任组长的10个攻坚组,每周召开一次调度会议,常态化推进巩固提升工作。以管理区为单位划分为五大战区,实行战区负责制,包管理区的战区领导对所在战区巩固提升工作负总责。继续落实每月8日、18日、28日的帮扶日常态化帮扶制度和清单化帮扶日工作制度。坚持“四个不摘”,持续压实民政等行业部门责任。延续脱贫攻坚各项举措,常态化落实调度评比、干部点验等工作机制。落实入户走访帮扶制度。
防——动态监测织密防护网。建立预警性常态化排查机制。排查覆盖所有农村人口。重点关注有失业人员、大病重病和负担较重的慢性病患者、重度残疾人、失能老年人、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家庭,做到“五个必到”,通过基层干部排查、部门筛查预警、农户自主申报、规模性返贫排查预警等方式,2021年累计新识别纳入监测对象户49户155人,全镇共有监测对象户121户329人,均实现公职人员一对一结对帮扶。按照“政策应享尽享、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逐项制定帮扶计划,落实综合帮扶措施,2021年监测对象风险消除47户124人。
强——做强产业实现就业促增收。始终坚持粮食生产不放松,大力发展适宜券桥发展优质高效的弱中筋小麦,进一步扩大玉米种植面积,突出选用优良玉米品种,2021年全镇粮食生产实现“18连丰”。做强蔬菜产业,建成券桥村、三间房村等温室蔬菜基地。做优林果产业,大力发展“阳光玫瑰”葡萄产业,先后在马岗、十二里河、券新等村推广。发展食用菌种植,已在冯洼村、闻老庄村、马庄、三间房试种。发展肉牛养殖业,马庄、埠口等村成了养牛主要专业村。发展农光互补的光伏产业,建成投运马庄等16个村27个7.24兆瓦光伏扶贫基站,全体脱贫户受益。设置公益性岗位7个,安置脱贫群众168人,开展“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创办回创企业6家,安置群众就业300余名;开展实用技术培训班3期,培训360人,其中月嫂培训班240人,护理培训班120人。
活——人才激活振兴力量。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围绕小辣椒、温室蔬菜大棚、葡萄等农业特色产业和劳动密集型加工业以及电商产业等,以“业”觅“才”,先后有20余名小辣椒、温室蔬菜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经销人才到券桥开展合作;以“才”聚“才”,采取技术指导、技术合作等方式新招引葡萄种植技术人才7名;以“引”回“才”,坚持打好“乡情牌”,深挖在外人才“富矿”,不断坚持开展“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先后有徐涛等6名券桥籍在外人才回乡办企业,建成投产6家劳动密集型回创企业,通过人才回创,服务家乡、富民强乡、建设家乡,实现项目回移、资金回流、技术回乡、信息回馈、智力回哺。挖掘乡土人才潜力,推动更多的“土专家”“田秀才”“新农人”脱颖而出。优化管理服务机制。推介好人才政策、讲好人才故事,广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支持创新、支持创业的浓厚氛围,推动各类人才服务乡村,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开展班子成员和村党支部书记联系人才活动,联络感情,沟通思想,解决难题,努力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投稿邮箱:139377305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