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县券桥镇:打造“四大名镇” 促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2-02-07 18:03:50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南阳讯(程海舟 通讯员 王炳中)近年来,方城县券桥镇全力打造农业名镇、生态名镇、教育名镇、文化名镇,全面促进乡村振兴。
全力打造农业名镇。券桥是一个农业大镇,土地肥沃,农业基础设施完善,素有“方城粮仓”之美誉。该镇立足农业大镇实际,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确立了现代农业、特色农业、观光农业的发展思路,突出小辣椒主导地位;不断拓展农业产业发展链条,推动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落户、发展。通过努力,初步形成“一纵一横一中心”果蔬和艾草产业带:即围绕券马路和方社快速通道“一横一纵”两条道路和镇区“一个中心”,发展温室蔬菜食用菌、小辣椒和葡萄、草莓、林果等采摘农业,并依托本草艾等3家艾制品加工企业,实施“订单农业”。
全力打造生态名镇。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扎实落实中央、省、市、县党委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聚焦秸秆焚烧卫星监测“0”火点、空气质量指数PM2.5和PM10“0”双超,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2%以上的目标,打赢蓝天保卫战。打赢碧水保卫战。严格落实“河长制”,开展“清河、清网、清源、查污染源”“三清一查”专项行动,整改涉水污染问题195条,整改提升养殖场(户)粪污整治136户。将污水治理与坑塘治理、厕所革命、人居环境整治等有机结合,圆满地解决“污水哪里去”的问题。大力开展植树增绿活动,提升绿色满眼指数,扮靓乡村振兴颜值,坚持把植树造绿与人居环境整治、“四美乡村”、五美庭院、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结合起来,大力开展“四路”“四边”“四院”植树增绿活动,“四路”就是全镇主干道、行政村主干道、自然村干道、排间道,“四边”就是河边、沟边、渠边、坑塘边,“四院”就是农户庭院、幸福大院、学校校园、党群服务中心大院,做到“留白增绿、见缝插绿、垂直挂绿、科学护绿”,让乡村环境更有颜值,能留得住乡愁,留得下生态美。
全力打造教育名镇。镇党委、政府把教育事业当成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当作最大的民生工程,时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成立了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任组长,镇人大主席任副组长,有关战线和职能单位负责人任成员,每月召开一次教育工作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总结会议,每半年进行一次奖惩会议。各行政村积极组织好适龄儿童入学,维护好所在村学校的正常秩序,保护好辖区内教育资源。公安、司法等9个镇直单位结合工作实际,与全镇16所中小学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打好基础,改善条件。先后投资5000万元,改扩建了3所学校幼儿园;镇一初中、中心小学、王台小学搬迁新址;二初中、十二里河学校等经过综合改造,校园面貌焕然一新;购置了一体化电子白板和电脑;一初中和二初中两所初中实现了电子化教学。实施“名师名校名校长”工程,以“名师”带动“名校”,以“名校”促进“名师”,设专门名师奖,每年拿出5-6万元的资金奖励“名师”。
全力打造文化名镇。彰显特色,让乡村文化“火”起来,组建券桥镇丰年文化合作社,25个行政村设文化合作社分社,吸纳镇村唢呐班、袁庄村和马庄村广场舞队、小营村和韩庙村旱船,开展“乡创美拍”和文艺巡演活动 。发掘传统文化,打造“唢呐”文化品牌,进一步提升券桥唢呐的知名度,发展壮大唢呐演艺队伍,推陈出新制作适合新时代的节目,积极组织参加各种比赛,券桥镇刘旭唢呐班、王全胜唢呐班参加了南阳市第二届唢呐状元擂台赛,荣获金奖。
全力打造农业名镇。券桥是一个农业大镇,土地肥沃,农业基础设施完善,素有“方城粮仓”之美誉。该镇立足农业大镇实际,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确立了现代农业、特色农业、观光农业的发展思路,突出小辣椒主导地位;不断拓展农业产业发展链条,推动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落户、发展。通过努力,初步形成“一纵一横一中心”果蔬和艾草产业带:即围绕券马路和方社快速通道“一横一纵”两条道路和镇区“一个中心”,发展温室蔬菜食用菌、小辣椒和葡萄、草莓、林果等采摘农业,并依托本草艾等3家艾制品加工企业,实施“订单农业”。
全力打造生态名镇。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扎实落实中央、省、市、县党委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聚焦秸秆焚烧卫星监测“0”火点、空气质量指数PM2.5和PM10“0”双超,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2%以上的目标,打赢蓝天保卫战。打赢碧水保卫战。严格落实“河长制”,开展“清河、清网、清源、查污染源”“三清一查”专项行动,整改涉水污染问题195条,整改提升养殖场(户)粪污整治136户。将污水治理与坑塘治理、厕所革命、人居环境整治等有机结合,圆满地解决“污水哪里去”的问题。大力开展植树增绿活动,提升绿色满眼指数,扮靓乡村振兴颜值,坚持把植树造绿与人居环境整治、“四美乡村”、五美庭院、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结合起来,大力开展“四路”“四边”“四院”植树增绿活动,“四路”就是全镇主干道、行政村主干道、自然村干道、排间道,“四边”就是河边、沟边、渠边、坑塘边,“四院”就是农户庭院、幸福大院、学校校园、党群服务中心大院,做到“留白增绿、见缝插绿、垂直挂绿、科学护绿”,让乡村环境更有颜值,能留得住乡愁,留得下生态美。
全力打造教育名镇。镇党委、政府把教育事业当成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当作最大的民生工程,时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成立了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任组长,镇人大主席任副组长,有关战线和职能单位负责人任成员,每月召开一次教育工作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总结会议,每半年进行一次奖惩会议。各行政村积极组织好适龄儿童入学,维护好所在村学校的正常秩序,保护好辖区内教育资源。公安、司法等9个镇直单位结合工作实际,与全镇16所中小学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打好基础,改善条件。先后投资5000万元,改扩建了3所学校幼儿园;镇一初中、中心小学、王台小学搬迁新址;二初中、十二里河学校等经过综合改造,校园面貌焕然一新;购置了一体化电子白板和电脑;一初中和二初中两所初中实现了电子化教学。实施“名师名校名校长”工程,以“名师”带动“名校”,以“名校”促进“名师”,设专门名师奖,每年拿出5-6万元的资金奖励“名师”。
全力打造文化名镇。彰显特色,让乡村文化“火”起来,组建券桥镇丰年文化合作社,25个行政村设文化合作社分社,吸纳镇村唢呐班、袁庄村和马庄村广场舞队、小营村和韩庙村旱船,开展“乡创美拍”和文艺巡演活动 。发掘传统文化,打造“唢呐”文化品牌,进一步提升券桥唢呐的知名度,发展壮大唢呐演艺队伍,推陈出新制作适合新时代的节目,积极组织参加各种比赛,券桥镇刘旭唢呐班、王全胜唢呐班参加了南阳市第二届唢呐状元擂台赛,荣获金奖。
(责任编辑:程海舟)
(投稿邮箱:139377305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