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县券桥镇:打好五套“组合拳” 助推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2-01-26 10:44:13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南阳讯(程海舟 通讯员 王炳中)近年来,方城县券桥镇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打好五套“组合拳”,以党建为引领,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抓好产业融合、改善人居环境、发展乡村文化,助推乡村振兴。
强组织,打好党建引领振兴组合拳。圆满完成了村“两委”和镇党委换届工作。通过村“两委”换届,村“两委”班子整体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文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实现了两委”班子年龄、学历“一降一升”的目标。以“四强”党组织和“四优”共产党员为标准,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扎实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工作。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四史”宣传教育,落实县委农村基层党建“四个一”机制,开展党建“逐村观摩、整乡推进”和支部书记“大比武”活动。
重谋划,打好壮大集体经济组合拳。在有扶贫光伏基站的16个行政村,抽出专人开展光伏基站维护运营,通过光伏电站收益差异化分配获得集体经济收入。鼓励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致富带头人、回创人才、乡村能人等,积极参与扶贫资产的运营,确保扶贫资产保值增值,增加村级集体经济。对有扶贫就业车间的行政村,在确保贫困劳动力充分就业的前提下,行政村每年可获得一定的租赁费用,增加村集体收入。鼓励各行政村探索建立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通过人才回创创办企业,通过收取宅基地有偿使用费等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选产业、打好产业融合发展组合拳。做强蔬菜产业,建成券桥村温室大棚和大田蔬菜基地、冯洼村蔬菜瓜果基地、三间房村温室蔬菜基地、闻老庄小辣椒标准化示范村等,实现多模式发展、提质增效的稳定增收产业。同时该镇积极推广智能大棚、绿色防控、面源污染防控等新技术,菜叶处理和废膜回收率均80%以上。做优林果产业,按照“示范带动、提质增效、规模发展”的思路,优化布局,大力发展“阳光玫瑰”葡萄产业,2021年先后在马岗村、十二里河村、券新村等推广。发展食用菌种植,立足农业乡镇玉米种植面积大等资源优势,同时实现玉米芯资源的有效利用,破解传统农业种植结构带来的效益不高等难题,推动农业种植结构优化升级,建成投运温室大棚27座,目前已在冯洼村、闻老庄村、马庄、三间房试种。
美环境,打好人居环境整治组合拳。券桥镇以“美丽小镇”“四美乡村”“五美庭院”创建活动为抓手,扎实推进“污水、垃圾、厕所‘三大革命’”,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幸福美丽新家园,通过争取项目,建成投运镇污水处理厂和3个村级污水处理站及3座垃圾中转站,改造坑塘35座,改造农村户厕1054户,同时深入实施六清”(即:清垃圾、清污水、清沟塘、清违建、清杂物、清残垣断壁),强力整治“六乱”(即:乱堆乱放、乱倒乱扔、乱搭乱建),确保“三无一规范一眼净”( 即:村内及周边无垃圾堆放,无污水横流,无杂物挡道,日常生产生活物品堆放规范有序,主次干道两侧环境干净)。
抓创新,打好乡村文化发展组合拳。邀请县文化馆的文艺专业人才及文化志愿者队伍,定期或不定期开展送培训辅导等,为每个行政村至少培养1至2名文艺骨干;由文艺骨干在每个自然村培养1—2名文化能人,文化能人带领乡村群众学,培育农村文艺队伍。组建券桥镇丰年文化合作社,25个行政村设立文化合作社分社,搭建线上交流展示平台,开展“乡创美拍”和文艺巡演活动 。
强组织,打好党建引领振兴组合拳。圆满完成了村“两委”和镇党委换届工作。通过村“两委”换届,村“两委”班子整体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文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实现了两委”班子年龄、学历“一降一升”的目标。以“四强”党组织和“四优”共产党员为标准,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扎实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工作。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四史”宣传教育,落实县委农村基层党建“四个一”机制,开展党建“逐村观摩、整乡推进”和支部书记“大比武”活动。
重谋划,打好壮大集体经济组合拳。在有扶贫光伏基站的16个行政村,抽出专人开展光伏基站维护运营,通过光伏电站收益差异化分配获得集体经济收入。鼓励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致富带头人、回创人才、乡村能人等,积极参与扶贫资产的运营,确保扶贫资产保值增值,增加村级集体经济。对有扶贫就业车间的行政村,在确保贫困劳动力充分就业的前提下,行政村每年可获得一定的租赁费用,增加村集体收入。鼓励各行政村探索建立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通过人才回创创办企业,通过收取宅基地有偿使用费等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选产业、打好产业融合发展组合拳。做强蔬菜产业,建成券桥村温室大棚和大田蔬菜基地、冯洼村蔬菜瓜果基地、三间房村温室蔬菜基地、闻老庄小辣椒标准化示范村等,实现多模式发展、提质增效的稳定增收产业。同时该镇积极推广智能大棚、绿色防控、面源污染防控等新技术,菜叶处理和废膜回收率均80%以上。做优林果产业,按照“示范带动、提质增效、规模发展”的思路,优化布局,大力发展“阳光玫瑰”葡萄产业,2021年先后在马岗村、十二里河村、券新村等推广。发展食用菌种植,立足农业乡镇玉米种植面积大等资源优势,同时实现玉米芯资源的有效利用,破解传统农业种植结构带来的效益不高等难题,推动农业种植结构优化升级,建成投运温室大棚27座,目前已在冯洼村、闻老庄村、马庄、三间房试种。
美环境,打好人居环境整治组合拳。券桥镇以“美丽小镇”“四美乡村”“五美庭院”创建活动为抓手,扎实推进“污水、垃圾、厕所‘三大革命’”,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幸福美丽新家园,通过争取项目,建成投运镇污水处理厂和3个村级污水处理站及3座垃圾中转站,改造坑塘35座,改造农村户厕1054户,同时深入实施六清”(即:清垃圾、清污水、清沟塘、清违建、清杂物、清残垣断壁),强力整治“六乱”(即:乱堆乱放、乱倒乱扔、乱搭乱建),确保“三无一规范一眼净”( 即:村内及周边无垃圾堆放,无污水横流,无杂物挡道,日常生产生活物品堆放规范有序,主次干道两侧环境干净)。
抓创新,打好乡村文化发展组合拳。邀请县文化馆的文艺专业人才及文化志愿者队伍,定期或不定期开展送培训辅导等,为每个行政村至少培养1至2名文艺骨干;由文艺骨干在每个自然村培养1—2名文化能人,文化能人带领乡村群众学,培育农村文艺队伍。组建券桥镇丰年文化合作社,25个行政村设立文化合作社分社,搭建线上交流展示平台,开展“乡创美拍”和文艺巡演活动 。
(责任编辑:程海舟)
(投稿邮箱:139377305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