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县券桥镇:“四措并举”助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2-01-12 14:01:16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南阳讯(程海舟 通讯员 王炳中 )2021年以来,方城县券桥镇抓优村级组织建设、抓好五支队伍管理、抓牢集体经济发展、抓实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助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确保民生工程项目高效开展。
抓优村级组织建设,让乡村治理“立”起来。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实现了村“两委”学历、年龄“一升一降”和支书、主任“一肩挑”的目标。规范支部建设。探索建立农村党组织规范化、标准化指标体系,在自然村或社会化管理网格设立党小组,落实县委农村基层党建“四个一”机制。落实“一村一警一法律顾问”制度,形成警力全覆盖、工作无缝隙、服务零距离、管理无漏洞的乡村治理新格局。完善党务村务民主决策机制,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运行机制,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
抓好五支队伍管理,让乡村发展“快”起来。统筹攻坚组、责任组长、第一书记、村“两委”、帮扶人“五支队伍”,常态化推行全员培训-测试-访谈。对村支书实行“选育管用调”全链条、全过程县级备案管理。实施村“两委”干部能力提升工程。对第一书记落实各项工作制度,推行项目化管理制度。
抓牢集体经济发展,让乡村产业“活”起来。在有扶贫光伏基站的16个行政村,抽出专人开展光伏基站维护运营,通过光伏电站收益差异化分配获得集体经济收入。对有扶贫就业车间的行政村,在确保贫困劳动力充分就业的前提下,行政村每年可获得一定的租赁费用,增加村集体收入。鼓励各行政村探索建立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通过人才回创创办企业,通过收取宅基地有偿使用费等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抓实精神文明建设,让乡村风气“纯”起来。探索完善“党建+治理阵地”,开展红色阵地提升工程,依托村党群服务中心,打造一批农家书屋、农民活动中心、农民学校、文化广场、村史馆等文化阵地,建立完善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修订村规民约,引导村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品质。抓实“好婆婆、好媳妇”“文明家庭”等评选,推动乡村治理从施治迈向善治。
抓优村级组织建设,让乡村治理“立”起来。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实现了村“两委”学历、年龄“一升一降”和支书、主任“一肩挑”的目标。规范支部建设。探索建立农村党组织规范化、标准化指标体系,在自然村或社会化管理网格设立党小组,落实县委农村基层党建“四个一”机制。落实“一村一警一法律顾问”制度,形成警力全覆盖、工作无缝隙、服务零距离、管理无漏洞的乡村治理新格局。完善党务村务民主决策机制,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运行机制,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
抓好五支队伍管理,让乡村发展“快”起来。统筹攻坚组、责任组长、第一书记、村“两委”、帮扶人“五支队伍”,常态化推行全员培训-测试-访谈。对村支书实行“选育管用调”全链条、全过程县级备案管理。实施村“两委”干部能力提升工程。对第一书记落实各项工作制度,推行项目化管理制度。
抓牢集体经济发展,让乡村产业“活”起来。在有扶贫光伏基站的16个行政村,抽出专人开展光伏基站维护运营,通过光伏电站收益差异化分配获得集体经济收入。对有扶贫就业车间的行政村,在确保贫困劳动力充分就业的前提下,行政村每年可获得一定的租赁费用,增加村集体收入。鼓励各行政村探索建立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通过人才回创创办企业,通过收取宅基地有偿使用费等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抓实精神文明建设,让乡村风气“纯”起来。探索完善“党建+治理阵地”,开展红色阵地提升工程,依托村党群服务中心,打造一批农家书屋、农民活动中心、农民学校、文化广场、村史馆等文化阵地,建立完善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修订村规民约,引导村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品质。抓实“好婆婆、好媳妇”“文明家庭”等评选,推动乡村治理从施治迈向善治。
(责任编辑:程海舟)
(投稿邮箱:139377305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