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县券桥镇:四措并举打好乡村人才振兴组合拳
发布时间:2022-01-04 11:40:24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南阳讯(程海舟 通讯员 王炳中)乡村振兴,人才为先。近年来,方城县券桥镇坚定不移地推进人才振兴战略,不断强化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着力打造一支过硬的乡土人才队伍,以人才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发展。
选优配强“当家人”、夯基础。坚持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促进乡村高质量发展,在2021年村“两委”换届中,注重把具有富民强村本领的“强人”选进来,全镇26个村(社区)141名“两委”班子成员中,致富能手占60%,呈现出“年龄降、学历升、结构优、致富带富能力强”新面貌,真正让新一届年轻“当家人”接好乡村振兴“接力棒”。
精培细育“土专家”、兴人才。按照“发现一个、培养一个、储备一个”的原则,积极开展乡土人才认定、镇村一线推荐发现,充分挖掘致富能人、种养大户和“土专家”“田秀才”,分门别类建立305人的乡土人才信息数据库,将乡土人才培训纳入全镇总体培训计划,“土专家”“田秀才”不断涌现。
巧搭妙建“硬平台”、造血液。围绕小辣椒、温室蔬菜大棚等农业特色产业和劳动密集型加工、电商产业等,不拘一格招人才、觅人才,先后有5名小辣椒、温室蔬菜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经销人才到券桥开展合作;开展“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有6名券桥籍在外人才回到家乡创办企业,建成投产弘威科技等6家劳动密集型回创企业,同时带回13名技术人才,安置200余名农民群众家门口就业,通过人才回创,服务家乡、富民强乡、建设家乡,实现项目回移、资金回流、技术回乡、信息回馈、智力回哺。
蓄积汇智“强磁场”、优环境。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人才政策激励机制,营造宽松愉悦的发展环境,给予乡村人才在生产用地、生产资金、生产技术等方面的扶持政策。落实“万人助万企”活动,千方百计助力企业和经济实体发展,切实让人才在基层“劳有所得”。大力弘扬乡贤文化,评选表彰好婆婆、好媳妇、好丈夫、好公民等“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推进基层有效治理,营造“重才爱才敬才”的浓厚氛围,让人才充满成就感、归属感、自豪感,激励他们在农村广阔天地中大显身手,带领群众共同擘画乡村振兴新蓝图。
选优配强“当家人”、夯基础。坚持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促进乡村高质量发展,在2021年村“两委”换届中,注重把具有富民强村本领的“强人”选进来,全镇26个村(社区)141名“两委”班子成员中,致富能手占60%,呈现出“年龄降、学历升、结构优、致富带富能力强”新面貌,真正让新一届年轻“当家人”接好乡村振兴“接力棒”。
精培细育“土专家”、兴人才。按照“发现一个、培养一个、储备一个”的原则,积极开展乡土人才认定、镇村一线推荐发现,充分挖掘致富能人、种养大户和“土专家”“田秀才”,分门别类建立305人的乡土人才信息数据库,将乡土人才培训纳入全镇总体培训计划,“土专家”“田秀才”不断涌现。
巧搭妙建“硬平台”、造血液。围绕小辣椒、温室蔬菜大棚等农业特色产业和劳动密集型加工、电商产业等,不拘一格招人才、觅人才,先后有5名小辣椒、温室蔬菜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经销人才到券桥开展合作;开展“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有6名券桥籍在外人才回到家乡创办企业,建成投产弘威科技等6家劳动密集型回创企业,同时带回13名技术人才,安置200余名农民群众家门口就业,通过人才回创,服务家乡、富民强乡、建设家乡,实现项目回移、资金回流、技术回乡、信息回馈、智力回哺。
蓄积汇智“强磁场”、优环境。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人才政策激励机制,营造宽松愉悦的发展环境,给予乡村人才在生产用地、生产资金、生产技术等方面的扶持政策。落实“万人助万企”活动,千方百计助力企业和经济实体发展,切实让人才在基层“劳有所得”。大力弘扬乡贤文化,评选表彰好婆婆、好媳妇、好丈夫、好公民等“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推进基层有效治理,营造“重才爱才敬才”的浓厚氛围,让人才充满成就感、归属感、自豪感,激励他们在农村广阔天地中大显身手,带领群众共同擘画乡村振兴新蓝图。
(责任编辑:程海舟)
(投稿邮箱:139377305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