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县券桥镇:业兴民富产业旺 乡风文明村貌新
发布时间:2021-12-21 14:53:57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南阳讯(程海舟 通讯员 王炳中 )近年来,方城县券桥镇坚持党建引领,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及“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要求,着力打造集传统文化、生态宜居、产业发展、乡风文明、党建示范于一体的新农村,实现了乡风民风美起来、人居环境美起来、文化生活美起来的愿景。
发展特色农业 增收底气足。券桥镇立足农业大镇实际做优“一产”,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确立了现代农业、特色农业、观光农业的发展思路,突出小辣椒主导产业地位;不断拓展农业产业发展链条,推动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落户、发展。通过努力,初步形成了“一纵一横一中心”果蔬和艾草产业带:即围绕券马路和方社快速通道“一横一纵”两条道路和镇区“一个中心”,发展蔬菜大棚种植、露天蔬菜种植、小辣椒种植、葡萄、草莓、林果等观光采摘农业,并依托本草艾等3家艾制品加工企业,实施“订单农业”。
建设美丽乡村 家园颜值高。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目标,以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厕所革命、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村容村貌整治提升等为内容,以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治理为保障,扎实开展“五美庭院”“四美乡村”“美丽小镇”创建活动,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环境,逐步扮靓乡村振兴底色。
培育文明乡风 乡村气质佳。突出党建推动文明,“淳”乡风。突出党建引领和文明创建带动,突出志愿服务新主体,党员志愿服务队达到26支180余人,逐渐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的主体力量,志愿服务逐步实现社会化发展、项目化运作,文明实践的活动逐渐实现常态化、制度化。大力推进移风易俗破陋习,积极发挥村规民约、调解委员会的作用,不断创新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载体,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和“三美”创建和“好婆婆、好媳妇”评选表彰活动,通过评选表彰宣传活动,宣传正能量,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广泛调动村民参与文明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广大村民不仅成为文明实践活动的受益者,又成为文明实践的参与者,让乡风文明生根发芽,让“文明实践”直抵民心。
推动红色党建 乡村活力足。突出党建夯实基础,“强”组织。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选出“四有四带”村支部书记,配强“四好四强”村党支部,储备村级后备干部78名,新发展党员45名。推行村支部书记“选育管用调”全链条全过程县级备案管理和“大比武”“小微权力”监督等。落实县委农村基层党建“四个一”工作机制。严格执行驻村第一书记“五天四夜”驻村工作制度,完善政绩档案,实施驻村工作项目100余个。聚焦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集中学习研讨9次,讲党课18人次,远程教育学习1000余小时,到红色基地接受思想洗礼1500余人次,组织“永远跟党走” 党史知识竞赛等活动9次,解决群众急难盼愁事项千余件
发展特色农业 增收底气足。券桥镇立足农业大镇实际做优“一产”,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确立了现代农业、特色农业、观光农业的发展思路,突出小辣椒主导产业地位;不断拓展农业产业发展链条,推动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落户、发展。通过努力,初步形成了“一纵一横一中心”果蔬和艾草产业带:即围绕券马路和方社快速通道“一横一纵”两条道路和镇区“一个中心”,发展蔬菜大棚种植、露天蔬菜种植、小辣椒种植、葡萄、草莓、林果等观光采摘农业,并依托本草艾等3家艾制品加工企业,实施“订单农业”。
建设美丽乡村 家园颜值高。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目标,以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厕所革命、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村容村貌整治提升等为内容,以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治理为保障,扎实开展“五美庭院”“四美乡村”“美丽小镇”创建活动,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环境,逐步扮靓乡村振兴底色。
培育文明乡风 乡村气质佳。突出党建推动文明,“淳”乡风。突出党建引领和文明创建带动,突出志愿服务新主体,党员志愿服务队达到26支180余人,逐渐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的主体力量,志愿服务逐步实现社会化发展、项目化运作,文明实践的活动逐渐实现常态化、制度化。大力推进移风易俗破陋习,积极发挥村规民约、调解委员会的作用,不断创新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载体,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和“三美”创建和“好婆婆、好媳妇”评选表彰活动,通过评选表彰宣传活动,宣传正能量,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广泛调动村民参与文明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广大村民不仅成为文明实践活动的受益者,又成为文明实践的参与者,让乡风文明生根发芽,让“文明实践”直抵民心。
推动红色党建 乡村活力足。突出党建夯实基础,“强”组织。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选出“四有四带”村支部书记,配强“四好四强”村党支部,储备村级后备干部78名,新发展党员45名。推行村支部书记“选育管用调”全链条全过程县级备案管理和“大比武”“小微权力”监督等。落实县委农村基层党建“四个一”工作机制。严格执行驻村第一书记“五天四夜”驻村工作制度,完善政绩档案,实施驻村工作项目100余个。聚焦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集中学习研讨9次,讲党课18人次,远程教育学习1000余小时,到红色基地接受思想洗礼1500余人次,组织“永远跟党走” 党史知识竞赛等活动9次,解决群众急难盼愁事项千余件
(责任编辑:程海舟)
(投稿邮箱:139377305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