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县券桥镇:旺产业,挺起乡村振兴“主心骨”
发布时间:2021-12-21 14:53:57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南阳讯(程海舟 通讯员 王炳中 )近年来,方城县券桥镇发展粮食生产同时,依托资源禀赋,不断激活产业发展动能并转化为经济优势,挺起乡村振兴“主心骨”。
做强蔬菜产业。券桥镇坚持把小辣椒、温室蔬菜产业作为主导性产业来培育,目前已建成券桥村温室大棚和大田蔬菜基地、冯洼村蔬菜瓜果基地、三间房村温室蔬菜基地、闻老庄小辣椒标准化示范村等,实现多模式发展、提质增效的稳定增收产业。同时该镇积极推广智能大棚、绿色防控、面源污染防控等新技术,菜叶处理和废膜回收率80%以上。
做优林果产业。券桥镇坚持将优质适众果品产业作为富民产业培育重点,按照“示范带动、提质增效、规模发展”的思路,优化布局,大力发展“阳光玫瑰”葡萄产业,这种葡萄黄绿色,椭圆形,果面有光泽,果粉少,成熟后,在树上挂果长达2-3个月不落粒,采收后不易挤压破裂,有效弥补了葡萄长植短收的缺陷,同时这种葡萄果肉鲜脆多汁,有玫瑰香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0%左右,最高可达26%,鲜食品质极优,营养价值极高,很合群众口味,深受市场欢迎,今年先后在马岗村、十二里河村、券新村等推广。
发展食用菌种植。立足农业乡镇玉米种植面积大等资源优势,同时实现玉米芯资源的有效利用,破解传统农业种植结构带来的效益不高等难题,推动农业种植结构优化升级。利用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为食用菌提供基料,每年可利用约4万吨,每个大棚平均年收益超3万元。坚持宣传引导、自愿种植、示范带动、以点带面、逐步扩大等原则,积极稳步推广食用菌种植。健全完善扶贫资产管护制度,细化资产管护责任和收益分配办法,切实从制度建设上保障扶贫资产长久稳定发挥效益,为发展食用菌产业提供政策机制制度支持。对食用菌生产者从土地流转、规模种植到市场销售多个环节给予政策扶持支持。同时实施项目,搭好平台,通过政策性项目建成温室大棚27座,目前已在冯洼、闻老庄、马庄、三间房等村试种。
做强蔬菜产业。券桥镇坚持把小辣椒、温室蔬菜产业作为主导性产业来培育,目前已建成券桥村温室大棚和大田蔬菜基地、冯洼村蔬菜瓜果基地、三间房村温室蔬菜基地、闻老庄小辣椒标准化示范村等,实现多模式发展、提质增效的稳定增收产业。同时该镇积极推广智能大棚、绿色防控、面源污染防控等新技术,菜叶处理和废膜回收率80%以上。
做优林果产业。券桥镇坚持将优质适众果品产业作为富民产业培育重点,按照“示范带动、提质增效、规模发展”的思路,优化布局,大力发展“阳光玫瑰”葡萄产业,这种葡萄黄绿色,椭圆形,果面有光泽,果粉少,成熟后,在树上挂果长达2-3个月不落粒,采收后不易挤压破裂,有效弥补了葡萄长植短收的缺陷,同时这种葡萄果肉鲜脆多汁,有玫瑰香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0%左右,最高可达26%,鲜食品质极优,营养价值极高,很合群众口味,深受市场欢迎,今年先后在马岗村、十二里河村、券新村等推广。
发展食用菌种植。立足农业乡镇玉米种植面积大等资源优势,同时实现玉米芯资源的有效利用,破解传统农业种植结构带来的效益不高等难题,推动农业种植结构优化升级。利用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为食用菌提供基料,每年可利用约4万吨,每个大棚平均年收益超3万元。坚持宣传引导、自愿种植、示范带动、以点带面、逐步扩大等原则,积极稳步推广食用菌种植。健全完善扶贫资产管护制度,细化资产管护责任和收益分配办法,切实从制度建设上保障扶贫资产长久稳定发挥效益,为发展食用菌产业提供政策机制制度支持。对食用菌生产者从土地流转、规模种植到市场销售多个环节给予政策扶持支持。同时实施项目,搭好平台,通过政策性项目建成温室大棚27座,目前已在冯洼、闻老庄、马庄、三间房等村试种。
(责任编辑:程海舟)
(投稿邮箱:139377305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