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县券桥镇:“四路并进”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发布时间:2021-12-14 10:54:27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南阳讯(程海舟 通讯员 王炳中)2021年以来,方城县券桥镇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四路并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各村的发展后劲越来越足,村民获得感不断增强。
政策扶持“引路”。券桥镇党委将村集体经济发展纳入全镇重点工作,每月定期通报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情况,并将集体经济发展成果作为各村评先评优、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形成有效的动力机制。成立镇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专班,镇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镇班子成员包保联系村,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形成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强大合力。
夯实基础“铺路”。突出党建引领,以 村“两委”换届为契机,突出优中选优,把“四有四带”的党员选为党组织书记。注重选拔致富带富能力强、敢闯敢拼、能推动乡村振兴的干部,注重从本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等人员中物色合适人选。该镇当选的村党支部书记中,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等占比70%,他们眼界宽、能力强、路子广、办法多,有能力有办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同时该镇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村级百分制绩效考评、“逐村观摩、整乡推进”、支部书记“大比武”、年度述职、评先评优的重要内容,激发村级带头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干劲和激情,营造出村村有规划、村村有项目、村村有收入的村级集体经济良好发展态势。
锁定目标“开路”。券桥镇党委锁定消灭村级集体经济“空白村”目标任务,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农村发展第一要事,列入年终村干部考核,纳入乡村振兴工作考核指标。专门成立由党建办、财政所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小组,从项目前期考察、立项审查、申报、资金使用等环节进行全程监管,公开透明,推动村集体经济实现稳步增长。同时,该镇坚持引导村“两委”合理安排使用村集体资金,真正把资金用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上来,让每一位村民都能享受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来的红利。
多种形式“拓路”。在有扶贫光伏基站的16个行政村,抽出专人开展光伏基站维护运营,通过光伏电站收益差异化分配获得集体经济收入。建立完善扶贫资产确权、经营、分配等制度,积极构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经营高效、监督到位”的扶贫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确保收益权、落实监管权。鼓励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致富带头人、回创人才、乡村能人等,积极参与扶贫资产的运营,确保扶贫资产保值增值,增加村级集体经济。对有扶贫就业车间的行政村,在确保贫困劳动力充分就业的前提下,行政村每年可获得一定的租赁费用,增加村集体收入。鼓励各行政村探索建立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通过人才回创创办企业,通过收取宅基地有偿使用费等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政策扶持“引路”。券桥镇党委将村集体经济发展纳入全镇重点工作,每月定期通报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情况,并将集体经济发展成果作为各村评先评优、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形成有效的动力机制。成立镇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专班,镇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镇班子成员包保联系村,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形成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强大合力。
夯实基础“铺路”。突出党建引领,以 村“两委”换届为契机,突出优中选优,把“四有四带”的党员选为党组织书记。注重选拔致富带富能力强、敢闯敢拼、能推动乡村振兴的干部,注重从本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等人员中物色合适人选。该镇当选的村党支部书记中,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等占比70%,他们眼界宽、能力强、路子广、办法多,有能力有办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同时该镇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村级百分制绩效考评、“逐村观摩、整乡推进”、支部书记“大比武”、年度述职、评先评优的重要内容,激发村级带头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干劲和激情,营造出村村有规划、村村有项目、村村有收入的村级集体经济良好发展态势。
锁定目标“开路”。券桥镇党委锁定消灭村级集体经济“空白村”目标任务,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农村发展第一要事,列入年终村干部考核,纳入乡村振兴工作考核指标。专门成立由党建办、财政所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小组,从项目前期考察、立项审查、申报、资金使用等环节进行全程监管,公开透明,推动村集体经济实现稳步增长。同时,该镇坚持引导村“两委”合理安排使用村集体资金,真正把资金用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上来,让每一位村民都能享受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来的红利。
多种形式“拓路”。在有扶贫光伏基站的16个行政村,抽出专人开展光伏基站维护运营,通过光伏电站收益差异化分配获得集体经济收入。建立完善扶贫资产确权、经营、分配等制度,积极构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经营高效、监督到位”的扶贫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确保收益权、落实监管权。鼓励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致富带头人、回创人才、乡村能人等,积极参与扶贫资产的运营,确保扶贫资产保值增值,增加村级集体经济。对有扶贫就业车间的行政村,在确保贫困劳动力充分就业的前提下,行政村每年可获得一定的租赁费用,增加村集体收入。鼓励各行政村探索建立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通过人才回创创办企业,通过收取宅基地有偿使用费等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责任编辑:程海舟)
(投稿邮箱:139377305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