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县券桥镇:蝶“变”集镇功能,扮“靓”幸福小镇
发布时间:2021-12-06 17:06:27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南阳讯(程海舟 通讯员 王炳中 )突出规划引领,注重民心所盼。方城县券桥镇把完善集镇功能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先手棋”,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让镇容镇貌更加靓丽,让人民生活更加和美。
小城镇是一种“半城镇、半乡村”的城乡过渡型聚落,是连城带乡的纽带。券桥镇把建设与发展宜居宜业小城镇作为巩固脱贫成效、补齐乡村发展短板、推动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提升承载能力,持续提升服务管理水平,推动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为实现撤乡建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目标明确,定位清晰,高起点规划小城镇。确立了县城南部交通枢纽卫星城镇和宜居宜业康养小城镇功能定位。依据《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对券桥镇总体规划(2013–2030)进行了局部调整,聘请县规划设计室完成了编制,并经镇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主席团会议通过。高标准建成投运了券桥镇规划展示馆,为广大群众了解券桥发展历史和未来前景规划提供了去处,为省内外券桥人士留住乡愁、留住家乡味道提供了精神家园。
路网带动,功能完善,高标准建设小城镇。投资1500万元,新建了幸福路、小康路、胜利路、兴达路;投资250万元,建成892米的幸福路南延硬化亮化工程; 投资40万元,对全长520米的兴业路实施了硬化亮化,拉大了镇区框架,推进了镇区社区一体化进程,提升了城镇承载能力。投资1350万元,对交通街实施了亮化、绿化、雨污分离、“三线”入地、国防光缆入地、人行道和墙体立面等综合改造工程。投资50晚元,对幸福路实施了路面提升、亮化工程。投资100余万元,对镇区全长600米的文化路实施了“三线入地”、亮化、人行道建设等综合改造工程。同时对镇区文化路和交通街等主要交通干道的交通标线进行了划设,并根据实际情况,规划停车位、电瓶车位若干。投资100余万元,建成了镇东、镇西两个垃圾中转站。投资200余万元,建成了镇区污水处理厂和镇东污水处理站。稳步推进凤凰城社区搬迁入住工作,拆迁搬迁入住5个行政村13个自然村187户。投资2000余万元,建成投运镇一初中新校区并完成了搬迁入驻。实施小城镇信息化、数字化提升工程,借助全县数字化城管机制的推行,探索镇区管理精准化精细化快捷化管理服务模式,以“雪亮工程”建设为契机,镇区安装视频监控探头53个,实现了镇区治安、交通管理信息化。
产城互动,城乡联动,全方位做强小城镇。成立了镇区管理所。由一名中层干部任所长,市场中心、派出所、村建中心、镇区及周边6个行政村负责人为成员。服务管理范围由镇区2个行政村扩大到周边6个行政村,管理职能涵盖规划、建设、“双违”整治、交通治理、清洁保洁、市场整治等。加大投资,购置设备。同时探索实施了镇区卫生保洁服务外包机制,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小城镇交通、市场秩序等管理服务上。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实现了细敏手套厂、瑞和德电子厂等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入驻镇区;世纪红超市、万众购物中心、等大型商贸企业入驻镇区同时实现了一企多店;方城县宇杰电商服务中心(券桥镇)等电商门店、圆通等快递门店的入驻,增加了镇区的新业态。大力发展镇区券桥村蔬菜基地、袁庄村和券新村林果基地,为镇区繁荣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建成投运了滨河路景区、券桥村和券新村“七个一”综合文化中心,常态化组织镇区文化搭台、商贸唱戏活动,进一步丰富了镇区居民文化生活,繁荣了镇区商贸业。
小城镇是一种“半城镇、半乡村”的城乡过渡型聚落,是连城带乡的纽带。券桥镇把建设与发展宜居宜业小城镇作为巩固脱贫成效、补齐乡村发展短板、推动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提升承载能力,持续提升服务管理水平,推动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为实现撤乡建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目标明确,定位清晰,高起点规划小城镇。确立了县城南部交通枢纽卫星城镇和宜居宜业康养小城镇功能定位。依据《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对券桥镇总体规划(2013–2030)进行了局部调整,聘请县规划设计室完成了编制,并经镇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主席团会议通过。高标准建成投运了券桥镇规划展示馆,为广大群众了解券桥发展历史和未来前景规划提供了去处,为省内外券桥人士留住乡愁、留住家乡味道提供了精神家园。
路网带动,功能完善,高标准建设小城镇。投资1500万元,新建了幸福路、小康路、胜利路、兴达路;投资250万元,建成892米的幸福路南延硬化亮化工程; 投资40万元,对全长520米的兴业路实施了硬化亮化,拉大了镇区框架,推进了镇区社区一体化进程,提升了城镇承载能力。投资1350万元,对交通街实施了亮化、绿化、雨污分离、“三线”入地、国防光缆入地、人行道和墙体立面等综合改造工程。投资50晚元,对幸福路实施了路面提升、亮化工程。投资100余万元,对镇区全长600米的文化路实施了“三线入地”、亮化、人行道建设等综合改造工程。同时对镇区文化路和交通街等主要交通干道的交通标线进行了划设,并根据实际情况,规划停车位、电瓶车位若干。投资100余万元,建成了镇东、镇西两个垃圾中转站。投资200余万元,建成了镇区污水处理厂和镇东污水处理站。稳步推进凤凰城社区搬迁入住工作,拆迁搬迁入住5个行政村13个自然村187户。投资2000余万元,建成投运镇一初中新校区并完成了搬迁入驻。实施小城镇信息化、数字化提升工程,借助全县数字化城管机制的推行,探索镇区管理精准化精细化快捷化管理服务模式,以“雪亮工程”建设为契机,镇区安装视频监控探头53个,实现了镇区治安、交通管理信息化。
产城互动,城乡联动,全方位做强小城镇。成立了镇区管理所。由一名中层干部任所长,市场中心、派出所、村建中心、镇区及周边6个行政村负责人为成员。服务管理范围由镇区2个行政村扩大到周边6个行政村,管理职能涵盖规划、建设、“双违”整治、交通治理、清洁保洁、市场整治等。加大投资,购置设备。同时探索实施了镇区卫生保洁服务外包机制,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小城镇交通、市场秩序等管理服务上。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实现了细敏手套厂、瑞和德电子厂等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入驻镇区;世纪红超市、万众购物中心、等大型商贸企业入驻镇区同时实现了一企多店;方城县宇杰电商服务中心(券桥镇)等电商门店、圆通等快递门店的入驻,增加了镇区的新业态。大力发展镇区券桥村蔬菜基地、袁庄村和券新村林果基地,为镇区繁荣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建成投运了滨河路景区、券桥村和券新村“七个一”综合文化中心,常态化组织镇区文化搭台、商贸唱戏活动,进一步丰富了镇区居民文化生活,繁荣了镇区商贸业。
(责任编辑:程海舟)
(投稿邮箱:139377305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