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县券桥镇:立足实际探路径 接续推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1-11-30 17:00:06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南阳讯(程海舟 通讯员 王炳中)2021年以来,方城县券桥镇坚持立足实际,着力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深耕文章,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立足巩固守底线,紧扣拓展抓提升,通过强组织、兜底线、兴产业、美乡村四大举措,不断焕发乡村振兴活力,切实走好“下半程”,谋实“下半篇”,奋力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强组织,坚决扛稳政治责任。坚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统揽全镇工作全局,成立镇党政主要领导任任组长的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原扶贫办转化为乡村振兴办,同时成立有副乡科级领导干部担任组长的10个攻坚组,每周召开一次调度会议。统筹攻坚组、责任组长、第一书记、村两委、帮扶人“五支队伍”和社会力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注重从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本乡本土大学生、退役军人中的党员里选拔优秀人才充实班子队伍,充实“三农”队伍。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政治责任和底线任务抓紧抓实,层层夯实责任,逐级传导压力,形成党员干部人人肩上有责任、个个身上有任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兜底线,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精准澄底精准帮扶,抓好防返贫致贫监测工作,以行政村为单位,整合帮扶力量,精准排查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等监测对象89户233人;明确乡镇公职人员担任监测对象联系人,针对监测对象风险类别和发展需要,综合采用产业、就业、兜底等措施,逐户落实帮扶计划,全面消除致贫风险,对监测对象,通过实打实的帮扶,在确实达到风险稳定消除标准前提下慎重退出。同时开展“摸排澄底、补齐短板、整改提升”专项行动和上级反馈问题举一反三整改工作,建立台账、立行立改、快速清零。
兴产业,促进农业增收增效。通过光荣社与小辣椒产业发展有机结合,26个光荣社种植小辣椒近3000亩;光荣社在小辣椒移栽及大田管理环节需要人工的,优先从贫困户中选择,实现了入社贫困人员分红和务工收入双增加。着力实施“双培双增”工程”,培育小辣椒种植能手30余名,同时,20余名致富能人创建的企业和合作社入驻扶贫车间和扶贫就业基地,带动160余名贫困人口实现“家门口”就业。发挥扶贫车间、基地,金融扶贫的带贫作用,落实小额信贷贷户用583户,增强贫困户自富能力;实行光伏受益差异化分配,全体脱贫户受益。持续抓好就业,通过开发公益岗位,安置脱贫户、监测户154人,大力鼓励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贫困群众外出务工;通过开展劳动技能培训,提升贫困人口就业能力,全镇共开展贫困人员大型培训4次362人次。
美乡村,聚力建设宜居家园。坚持因村制宜,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示范带动,抓重点、推试点、显亮点、攻难点,抓好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污水管网等延链补链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提升,投资1200万元,实施龙王庙和三间房村人居环境整村推进试点项目,抓好镇区亮化和文化路综合改造,攻破污染防治难点,排查整改染防治攻坚“全域治理”“三清一查”各类问题500条。大力开展植树增绿活动,提升绿色满眼指数,扮靓乡村振兴颜值。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好公民”等评选活动,倡导良好社会风尚、弘扬家庭美德、促进邻里和谐的乡村文明。
强组织,坚决扛稳政治责任。坚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统揽全镇工作全局,成立镇党政主要领导任任组长的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原扶贫办转化为乡村振兴办,同时成立有副乡科级领导干部担任组长的10个攻坚组,每周召开一次调度会议。统筹攻坚组、责任组长、第一书记、村两委、帮扶人“五支队伍”和社会力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注重从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本乡本土大学生、退役军人中的党员里选拔优秀人才充实班子队伍,充实“三农”队伍。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政治责任和底线任务抓紧抓实,层层夯实责任,逐级传导压力,形成党员干部人人肩上有责任、个个身上有任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兜底线,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精准澄底精准帮扶,抓好防返贫致贫监测工作,以行政村为单位,整合帮扶力量,精准排查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等监测对象89户233人;明确乡镇公职人员担任监测对象联系人,针对监测对象风险类别和发展需要,综合采用产业、就业、兜底等措施,逐户落实帮扶计划,全面消除致贫风险,对监测对象,通过实打实的帮扶,在确实达到风险稳定消除标准前提下慎重退出。同时开展“摸排澄底、补齐短板、整改提升”专项行动和上级反馈问题举一反三整改工作,建立台账、立行立改、快速清零。
兴产业,促进农业增收增效。通过光荣社与小辣椒产业发展有机结合,26个光荣社种植小辣椒近3000亩;光荣社在小辣椒移栽及大田管理环节需要人工的,优先从贫困户中选择,实现了入社贫困人员分红和务工收入双增加。着力实施“双培双增”工程”,培育小辣椒种植能手30余名,同时,20余名致富能人创建的企业和合作社入驻扶贫车间和扶贫就业基地,带动160余名贫困人口实现“家门口”就业。发挥扶贫车间、基地,金融扶贫的带贫作用,落实小额信贷贷户用583户,增强贫困户自富能力;实行光伏受益差异化分配,全体脱贫户受益。持续抓好就业,通过开发公益岗位,安置脱贫户、监测户154人,大力鼓励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贫困群众外出务工;通过开展劳动技能培训,提升贫困人口就业能力,全镇共开展贫困人员大型培训4次362人次。
美乡村,聚力建设宜居家园。坚持因村制宜,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示范带动,抓重点、推试点、显亮点、攻难点,抓好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污水管网等延链补链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提升,投资1200万元,实施龙王庙和三间房村人居环境整村推进试点项目,抓好镇区亮化和文化路综合改造,攻破污染防治难点,排查整改染防治攻坚“全域治理”“三清一查”各类问题500条。大力开展植树增绿活动,提升绿色满眼指数,扮靓乡村振兴颜值。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好公民”等评选活动,倡导良好社会风尚、弘扬家庭美德、促进邻里和谐的乡村文明。
(责任编辑:程海舟)
(投稿邮箱:139377305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