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县券桥镇:“红色引擎”赋能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1-11-16 10:51:02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南阳讯(程海舟 通讯员 王炳中)2021年11月6日,走进方城县券桥镇龙王庙村党群服务中心,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文化广场上到处跳动着红色元素,党建红色成为该村的主基调,这是该镇强化党建“红色引擎”赋能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方城县券桥镇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全面振兴,以新时代乡村振兴建设工程为抓手,发挥农村党组织“红色引擎”作用,走出一条“党建为引领、党员为纽带、善治为目标”的乡村振兴之路。
以“小片区”托起“大服务”。合理规划片区,将全镇26个行政村划分成5个管理区,把人、事、地、物、组织全部纳入管理区管理,设立管理区总支书记、管理区主任、管理区副主任。壮大服务团队,同步全力推动基层党建网络与农村治理片区“片网”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管理区党总支对各支部、党小组的引领协调作用,统筹发挥大、中、小网格长、网格员的服务管理团队作用,形成“人在片中走、事在网中办”的服务管理体系。创新服务理念。坚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各管理区坚持以政治为引领,以自治为基础,以德治为先导,以法治为保障,以智治为支撑,推进“五治融合”,常态化走访民情、排查矛盾、发现隐患、了解需求;网格服务团队各成员结合岗位特点、专业特长,为群众提供多样化服务,有效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确保“矛盾不上交、乡村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今年以来管理区和网格片区排查出矛盾纠纷109件,主要集中在宅基地纠纷等,调处率100%,群众满意度98%,促进了社会和谐,全镇呈现出矛盾纠纷、治安案件、安全事故总量大幅下降,群众满意度逐年上升的“三降一升”良好态势。
以“小气候”优化“大环境”。在全镇26个农村党支部持续推行以“党员编组,定岗位、定责任、定奖惩”为主要内容的无职党员“一编三定,坚持聚焦中心,推动发展;坚持支部主导,因村制宜;坚持激活主体,催生动力;坚持完善机制,融入日常;建立健全与推行“一编三定”相配套的党员日常教育管理监督制度,充分发挥无职党员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宣传党的政策、开展党员联系户活动协调解决问题等工作,突出党员的“特殊性”和“先锋性”,进一步实现党员的人生价值,使党员参与“一编三定”有热情、有能力,坚持“一编三定”有信心、有动力,把履岗尽责、发挥作用融入日常生活、化为自觉行动,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矛盾纠纷化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工作中走在前、当先锋,把广大群众对每一名党员的“点赞”化为对基层党组织的“点赞”,以每个基层党支部优良“小气候”优化全镇党建“大环境”。
以“小积分”解决“大问题”。落实副乡科级领导干部个人政绩清单等“三个清单”和机关全体工作人员百分制绩效考评管理,作为推荐干部和年终考评考绩的依据。完善推行各村两个高质量百分制年度绩效考评办法,将各村高质量党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农业农村工作、环境治理、疫情防控、安全生产、信访稳定等各项工作设定总分为100分,分别由季度农村基层党建“四个一”观摩评分和分管领导平时打分进行相加而成,根据总积分对各村进行排名,并作为考核和推荐“强基之星”、先进村党支部等评先评优的标准,以“小积分”解决“大问题”,推动全镇上下把工作干在平时,实现全镇两个高质量发展稳定协调推进,努力提高群众安全感、幸福感、满意度。
今年以来,方城县券桥镇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全面振兴,以新时代乡村振兴建设工程为抓手,发挥农村党组织“红色引擎”作用,走出一条“党建为引领、党员为纽带、善治为目标”的乡村振兴之路。
以“小片区”托起“大服务”。合理规划片区,将全镇26个行政村划分成5个管理区,把人、事、地、物、组织全部纳入管理区管理,设立管理区总支书记、管理区主任、管理区副主任。壮大服务团队,同步全力推动基层党建网络与农村治理片区“片网”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管理区党总支对各支部、党小组的引领协调作用,统筹发挥大、中、小网格长、网格员的服务管理团队作用,形成“人在片中走、事在网中办”的服务管理体系。创新服务理念。坚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各管理区坚持以政治为引领,以自治为基础,以德治为先导,以法治为保障,以智治为支撑,推进“五治融合”,常态化走访民情、排查矛盾、发现隐患、了解需求;网格服务团队各成员结合岗位特点、专业特长,为群众提供多样化服务,有效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确保“矛盾不上交、乡村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今年以来管理区和网格片区排查出矛盾纠纷109件,主要集中在宅基地纠纷等,调处率100%,群众满意度98%,促进了社会和谐,全镇呈现出矛盾纠纷、治安案件、安全事故总量大幅下降,群众满意度逐年上升的“三降一升”良好态势。
以“小气候”优化“大环境”。在全镇26个农村党支部持续推行以“党员编组,定岗位、定责任、定奖惩”为主要内容的无职党员“一编三定,坚持聚焦中心,推动发展;坚持支部主导,因村制宜;坚持激活主体,催生动力;坚持完善机制,融入日常;建立健全与推行“一编三定”相配套的党员日常教育管理监督制度,充分发挥无职党员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宣传党的政策、开展党员联系户活动协调解决问题等工作,突出党员的“特殊性”和“先锋性”,进一步实现党员的人生价值,使党员参与“一编三定”有热情、有能力,坚持“一编三定”有信心、有动力,把履岗尽责、发挥作用融入日常生活、化为自觉行动,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矛盾纠纷化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工作中走在前、当先锋,把广大群众对每一名党员的“点赞”化为对基层党组织的“点赞”,以每个基层党支部优良“小气候”优化全镇党建“大环境”。
以“小积分”解决“大问题”。落实副乡科级领导干部个人政绩清单等“三个清单”和机关全体工作人员百分制绩效考评管理,作为推荐干部和年终考评考绩的依据。完善推行各村两个高质量百分制年度绩效考评办法,将各村高质量党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农业农村工作、环境治理、疫情防控、安全生产、信访稳定等各项工作设定总分为100分,分别由季度农村基层党建“四个一”观摩评分和分管领导平时打分进行相加而成,根据总积分对各村进行排名,并作为考核和推荐“强基之星”、先进村党支部等评先评优的标准,以“小积分”解决“大问题”,推动全镇上下把工作干在平时,实现全镇两个高质量发展稳定协调推进,努力提高群众安全感、幸福感、满意度。
(责任编辑:程海舟)
(投稿邮箱:139377305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