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县券桥镇:乡村振兴“面子”靓丽“里子”更美
发布时间:2021-11-15 08:01:12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南阳讯(程海舟 通讯员 王炳中)2021年11月12日,初冬的早晨,在方城县券桥镇的镇区、村庄,穿着环卫制服和志愿者制服的保洁员和志愿者有的在清扫道路,有的在捡拾垃圾,还有的三三两两一起将装满垃圾的垃圾桶倾倒在大的垃圾箱里,为刚开始的冬季增添了一丝靓丽。
2021年以来,方城县券桥镇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县要求,五措并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
坚持党建引领“找准靶子”。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第一抓手”,最大限度凝聚共识、开发民力,激发农村党员群众推进乡村振兴内生动力。高质量落实村“两委”换届工作,选优配齐村级领导班子,选好“领头雁”,配强“火车头”,实现了学历、年龄“一升一降”和支书、主任“一肩挑”的目标。落实县委农村基层党建“四个一”机制,推进无职党员“一编三定”,促进党组织及党员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激励党员亮身份、做表率、做贡献。
巩固脱贫成果“稳住根子”。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谋划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线图,常态化帮扶农村低收入人口,对易返贫致贫人口收入水平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等实施常态化监测,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实行分层分类帮扶,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加强现有和即将上马的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确保持续稳定发挥作用。合力推动各类惠民保民保险业务覆盖面,发挥保险在防致贫返贫中的作用。
强化规划引领“定好盘子”。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结合实际,明确发展目标和阶段性重点任务,为有序推进乡村振兴提供重要依据。立足实际,编制或修编乡村建设规划,高质量做好村庄布局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满足乡村振兴远景建设需求。立足实际,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镇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和26个行政村乡村振兴规划建设。
突出产业发展“开对方子”。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多措并举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立足农业大镇实际,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确立现代农业、特色农业、观光农业的发展思路,突出小辣椒主导产业地位;不断拓展农业产业发展链条,推动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落户、发展。持续巩固“一纵一横一中心”果蔬和艾草产业带:即围绕券马路和方社快速通道“一横一纵”两条道路和镇区“一个中心”,发展蔬菜大棚种植、露天蔬菜种植、小辣椒种植、葡萄、草莓、林果等观光采摘农业,并依托本草艾等3家艾制品加工企业,实施“订单农业”。
聚焦人居环境“擦亮面子”。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全面排查整改染防治攻坚“全域治理”“三清一查”各类问题500条。坚持因村制宜,点面结合、示范带动的原则,投资1200万元,实施了龙王庙和三间房村人居环境整村推进项目,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开展先进人物选树活动,评选表彰好婆婆137名,好媳妇166名。
2021年以来,方城县券桥镇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县要求,五措并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
坚持党建引领“找准靶子”。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第一抓手”,最大限度凝聚共识、开发民力,激发农村党员群众推进乡村振兴内生动力。高质量落实村“两委”换届工作,选优配齐村级领导班子,选好“领头雁”,配强“火车头”,实现了学历、年龄“一升一降”和支书、主任“一肩挑”的目标。落实县委农村基层党建“四个一”机制,推进无职党员“一编三定”,促进党组织及党员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激励党员亮身份、做表率、做贡献。
巩固脱贫成果“稳住根子”。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谋划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线图,常态化帮扶农村低收入人口,对易返贫致贫人口收入水平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等实施常态化监测,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实行分层分类帮扶,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加强现有和即将上马的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确保持续稳定发挥作用。合力推动各类惠民保民保险业务覆盖面,发挥保险在防致贫返贫中的作用。
强化规划引领“定好盘子”。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结合实际,明确发展目标和阶段性重点任务,为有序推进乡村振兴提供重要依据。立足实际,编制或修编乡村建设规划,高质量做好村庄布局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满足乡村振兴远景建设需求。立足实际,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镇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和26个行政村乡村振兴规划建设。
突出产业发展“开对方子”。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多措并举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立足农业大镇实际,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确立现代农业、特色农业、观光农业的发展思路,突出小辣椒主导产业地位;不断拓展农业产业发展链条,推动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落户、发展。持续巩固“一纵一横一中心”果蔬和艾草产业带:即围绕券马路和方社快速通道“一横一纵”两条道路和镇区“一个中心”,发展蔬菜大棚种植、露天蔬菜种植、小辣椒种植、葡萄、草莓、林果等观光采摘农业,并依托本草艾等3家艾制品加工企业,实施“订单农业”。
聚焦人居环境“擦亮面子”。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全面排查整改染防治攻坚“全域治理”“三清一查”各类问题500条。坚持因村制宜,点面结合、示范带动的原则,投资1200万元,实施了龙王庙和三间房村人居环境整村推进项目,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开展先进人物选树活动,评选表彰好婆婆137名,好媳妇166名。
(责任编辑:程海舟)
(投稿邮箱:139377305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