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县券桥镇:“券桥唢呐”以艺抗“疫”促文化振兴

发布时间:2021-11-10 13:12:08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南阳讯(程海舟 通讯员 王炳中)2021年11月9日晚,由方城县券桥镇券桥村唢呐班创作的《百鸟朝凤》《抬花轿》《朝阳沟》和《爱的奉献》《十送红军》《红旗飘飘》等唢呐视频抖音在各微信群逐渐传播,不仅为因疫情防控形势严峻而呆在家里的群众带来了欢乐,而且也鼓舞了人们齐心协力抗击疫情的信心和决心。
        唢呐艺术是券桥镇民间艺术百花园中一枝绚丽的奇葩,该镇是是远近闻名的“唢呐之乡”。它起源于明朝末年的唢呐盛会,传说明末的一年,大雪封门,交通受阻,几位外地商人不能如期到家,关闭店铺门谢客,没办法只得借住在券桥镇南头的观音堂内,春节的鞭炮声勾起了商人的思乡之情,为打发难熬时光,他们就拿出了唢呐吹奏以解乡愁,这一举动不但为商人带来了乐趣,也给观音庙附近人们过春节增添了新的喜庆,后来券桥街另外的三座庙(北头的火神庙、中间的关帝庙、东头的海神庙)亦相继效仿,每逢春节遍邀各地唢呐艺人来券桥以艺会友,盛况空前,闻名百里者络绎不绝,一直沿袭至今,几百年来从无间断。
        券桥的唢呐演奏人员集中于镇区南北头,北三班、南一班的模式框架自明末清初一直沿袭传承至今,成为固定模式。不过,现在大小唢呐班已经达到二十多班,比较著名、经常外出表演比赛的有9个班,比如刘旭唢呐班、李家唢呐班、王全胜唢呐班等,刘旭唢呐班比较大,成了三代同奏的大班,近年来逐步各自独立。券桥唢呐既能演奏豪放、泼辣的曲调,又能深刻、细腻地抒发内在的思想感情,尤其能惟妙惟肖地模仿飞禽啼鸟、昆虫轻唱,给人以绕梁三日的美感;既能演奏传统的《百鸟朝凤》《抬花轿》《十八板》等,又能演奏《朝阳沟》《李双双》《爱的奉献》《十送红军》《红旗飘飘》等现代节目,同时该镇党委、政府还组织各支唢呐班经常参加各种比赛,以“走出去”的方式提升唢呐艺术的水平,促进传统文化不断焕发生机,逐步振兴传统文化,2017年2月11日、2月12日,南阳市在农运会体育馆举办了全市第二届唢呐状元擂台赛,参赛的有各县市区40支唢呐班,方城县共有9支唢呐班参赛,券桥镇刘旭唢呐班、王全胜唢呐班代表方城县参加了比赛,分别荣获了南阳市第二届唢呐状元擂台赛金奖。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其实艺术也是一样。唢呐艺术能够在券桥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以独特的风格绵延数百年,经久不衰,响彻方圆几百里,其原因主要是她植根于广袤肥沃的乡村沃土,汲取农村丰厚的营养。唢呐曲调时而欢快、含蓄、优雅,犹如含情脉脉的少女,时而高亢,激昂穿透力强,似血气方刚的少年,人们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早已把艺术的内涵融入精神血脉,逐渐造就了券桥人热情、厚道、适应性强、敢爱敢恨的性格,唢呐艺术和券桥人民早已融为一体,人们热爱健康,珍惜生命,但更恨可恶的疫情,以唢呐为武器,齐心协力抗击疫情,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人民战争,让健康永驻人间。

(责任编辑:程海舟)
(投稿邮箱:139377305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