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旗交警全力拧紧秋冬季危化品运输车辆“安全阀”

发布时间:2021-11-08 11:30:10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南阳讯(程海舟 通讯员 王凡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领导关于强化危化品运输车管理的的批示精神,切实做好危险化学品运输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社旗交警大队立足辖区实际,围绕“减量控大”工作目标,聚焦短板弱项、违法重点、责任主体、重点宣传,全力拧紧秋冬季危化品运输车辆“安全阀”。
        一、强化“高压线”意识。一是深入分析研判。根据前期危险品运输车辆安全监管的工作经验,结合秋冬季雨雾天气频繁的气候特点和辖区危化品车流规律,对辖区涉危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分析研判,摸清规律,并根据分析研判结果制定了有针对性的违法行为整治方案,进一步明确治理工作措施、工作目标;二是层层动员部署。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危化品运输违法整治工作进行动员部署,要求全体民辅警要吸取开封市“10.7”危化品运输车辆事故教训,清醒认识当前危险化学品安全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继续发扬连续作战精神,切实拧紧危化品运输车辆道路交通“安全阀”,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营造良好的道路通行环境;三是加强督导检查。为确保各项管理责任及工作措施落到实处,大队领导不定期深入路面一线,对各中队开展危化品运输车辆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常态化督导检查,及时发现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逐一整改落实。
        二、强化路面管控。一是“卡点”查处。结合当前开展的“减量控大”、“逢五”、周末夜查等专项行动,充分利用郝寨交警执法站及各执勤卡点,加大对过往危化品运输车辆的管控,以违法突出的上午7时至9时、中午12时至15时、下午18时至22时、凌晨0时至5时为整治时段,提高打击针对性,重点查验车辆检验情况、证件标志,规定行驶时间、路线,驾驶人和押运人员的从业资格等,对存在交通违法行为的驾驶人,严格按照法律法规从严从重处罚,做到不消除违法行为不放行; 二是路面管控。结合秋冬季危险品运输车辆交通违法特点,在卡点查缉的基础上,采取定点检查和流动巡逻相结合的方式,突出对重点路段重点时段的管控,按照“白天见警车、夜间见警灯”的巡逻要求,加大巡逻班次和密度,增加巡逻广度,及时发现、查处非法运输危险化品车辆,切实织密辖区严管严控网络;三是“精准”打击。利用“网上+网下”的管控模式,利用缉查布控系统、视频监控平台,加大对各辖区路段视频监管力度,发现超限车辆第一时间组织警力拦截,实现“上路即预警,预警即拦截,超载即查处”,进一步提高违法打击精准度。
        三、筑牢源头监管“防护墙”。一是“拉网式”排查道路。组织警力加大对辖区危化品运输车辆行驶频繁的路线进行道路安全隐患排查,特别是施工路段、事故多发易发点段、急弯、陡坡、临水、桥梁等路段的安全排查,全面梳理标志、标线、标牌等道路基础设施,详细做好登记,及时上报有关部门,要求限期整改,对一时无法整改的安全隐患,及时设置警示标志标牌,切实抓好道路交通事故防范,从路面上拉紧管控“安全绳”;二是“清单式”排查车辆。对标支队每月通报的隐患车辆及驾驶人数据,逐车逐人开展隐患清零工作,及时督促车辆及驾驶员定期年审年检、违法处理、安全教育等,切实从源头有效降低安全行车风险。三是“对账式”排查企业。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要求,积极组织警力深入“两客一危一货”等重点运输企业进行了“反复式”源头安全大检查活动,重点排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车辆动态监控平台是否规范运转等,督促各企业切实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落实运输动态监控管理。
        四、强化宣教引导。一是上门宣传。以“七进”活动为载体,组织民警深入辖区货运企业,向车辆驾驶人、企业安全负责人通报近期全国范围内发生的“涉危”车辆道路交通事故情况,开展紧急处置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和避险应急能力,确保“法规入脑、安全入心”,警钟长鸣;二是阵地宣传。充分发挥固定交通宣传阵地的宣传教育作用,通过在路面巡逻检查、查纠交通违法、窗口办理业务等阵地,采取向驾驶员发放宣传资料、摆放宣传展板、播放警示教育片的方式,点对点、面对面的向广大驾驶人、乘车群众开展安全教育提示,引导其自觉遵守道路交通规则,摒弃不文明交通违法行为,切实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三是媒体宣传。借助电视、广播、主流网络媒体、“双微”等各类媒体平台,向社会广大群众广泛宣传安全运输相关法规,采取以案说法的形式,广泛宣传重点车辆运输事故的危险性,传授相关自我防护常识,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遇到危险时的自救能力。

(责任编辑:程海舟)
(投稿邮箱:139377305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