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县券桥镇:推进四项建设 夯实乡村组织振兴基础
发布时间:2021-10-27 12:09:06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南阳讯(程海舟 通讯员 王炳中)今年以来,方城县券桥镇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扎实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夯实乡村组织振兴基础,镇党委被县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
推进政治建设,举旗定向。修订完善镇党委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明确党委主体责任28项。根据人事变动情况,及时调整机关一、二支部及镇直各党支部的党员归属,确保机关党的建设与中心工作、业务工作统一连贯起来。加强政治思想作风纪律建设。引导机关党员干部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把“两个维护”体现在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行动上,体现在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的实效上,体现在党员、干部的日常言行上。把机关党建融入到全镇两个高质量发展之中,与全镇高质量党建一同研究、一同安排、一同部署、一同考核。
推进思想建设,培根铸魂。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提升学史奋进感染力。坚持“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激发红色基因“动力源”,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奏响乡村振兴“最强音”。镇党委开展党史集中学习研讨7次,讲党史党课12人次,宣讲党史12次。各党支部利用远程教育播放宣讲《党史故事100讲》等课件,组织党员干部到县、镇红色基地接受学习教育6次。组织参加方城县党史学习教育知识竞赛等活动5次。扎实开展“学党史、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解决了券桥镇二初中污水排放等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
推进组织建设,强基固本。积极稳妥推进村“两委”换届工作,严格“九不能”“九不宜”,坚持“四项承诺”,实现了顺利开局、平稳起步、有序推进、圆满落幕,选出了“四好”“四强”“四优四带”村级党组织。对村党支部书记实行“选育管用调”全链条全过程县级备案管理。开展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整顿转化。推行无职党员编员进组、定岗位、定责任、定奖惩“一编三定”制度,推动无职党员在乡村治理中当先锋、走在前、唱主角、展作为。
推进制度建设,管党治镇。落实县委农村基层党建“四个一”机制,开展党建“逐村观摩、整乡推进”和支部书记“大比武”活动,完善第一书记政绩档案,持续实施驻村工作项目化管理。强化全面从严治党导向,一体推进“三不”体系建设,深化运用“四种形态”,坚持“三个区分开来”,探索开展村集体“三资”提级监督试点,建立村级“小微权力”事项清单和村级班子主要负责人责任清单,督促用好“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让群众参与监督,以监督促进基层治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网格化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突出“一网三治”融合,确保“矛盾不上交、乡村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努力实现治安稳定、生产安全、生活安定、社会和谐。深化拓展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村务公开、“一提二审三通过”等基层民主科学决策机制,促进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能力和自觉性,推动乡村善治。
推进政治建设,举旗定向。修订完善镇党委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明确党委主体责任28项。根据人事变动情况,及时调整机关一、二支部及镇直各党支部的党员归属,确保机关党的建设与中心工作、业务工作统一连贯起来。加强政治思想作风纪律建设。引导机关党员干部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把“两个维护”体现在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行动上,体现在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的实效上,体现在党员、干部的日常言行上。把机关党建融入到全镇两个高质量发展之中,与全镇高质量党建一同研究、一同安排、一同部署、一同考核。
推进思想建设,培根铸魂。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提升学史奋进感染力。坚持“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激发红色基因“动力源”,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奏响乡村振兴“最强音”。镇党委开展党史集中学习研讨7次,讲党史党课12人次,宣讲党史12次。各党支部利用远程教育播放宣讲《党史故事100讲》等课件,组织党员干部到县、镇红色基地接受学习教育6次。组织参加方城县党史学习教育知识竞赛等活动5次。扎实开展“学党史、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解决了券桥镇二初中污水排放等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
推进组织建设,强基固本。积极稳妥推进村“两委”换届工作,严格“九不能”“九不宜”,坚持“四项承诺”,实现了顺利开局、平稳起步、有序推进、圆满落幕,选出了“四好”“四强”“四优四带”村级党组织。对村党支部书记实行“选育管用调”全链条全过程县级备案管理。开展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整顿转化。推行无职党员编员进组、定岗位、定责任、定奖惩“一编三定”制度,推动无职党员在乡村治理中当先锋、走在前、唱主角、展作为。
推进制度建设,管党治镇。落实县委农村基层党建“四个一”机制,开展党建“逐村观摩、整乡推进”和支部书记“大比武”活动,完善第一书记政绩档案,持续实施驻村工作项目化管理。强化全面从严治党导向,一体推进“三不”体系建设,深化运用“四种形态”,坚持“三个区分开来”,探索开展村集体“三资”提级监督试点,建立村级“小微权力”事项清单和村级班子主要负责人责任清单,督促用好“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让群众参与监督,以监督促进基层治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网格化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突出“一网三治”融合,确保“矛盾不上交、乡村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努力实现治安稳定、生产安全、生活安定、社会和谐。深化拓展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村务公开、“一提二审三通过”等基层民主科学决策机制,促进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能力和自觉性,推动乡村善治。
(责任编辑:程海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