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县券桥镇:提振精神风貌 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1-10-13 08:15:34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南阳讯(程海舟 通讯员 王炳中)今年以来,方城县券桥镇认真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和省、市、县要求,多措并举全力提振辖区内群众精神风貌,为加快乡村振兴进程添砖加瓦。
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强化政治之训、纪律规矩之训、初心使命之训、党的优良传统之训,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坚持正确方向,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史”宣传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为人民的初心宗旨,学习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传承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铸就的伟大精神,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倡导培育文明新风。借助镇、村文明实践阵地,大力开展文明实践活动。进一步完善和发挥各村发挥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一约四会”作用,加大对高价彩礼、人情攀比等不良风气和陈规陋习整治力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大力提倡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定期组织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好丈夫”“好邻居”“好公民”等评选活动,营造人人践行文明、户户争当先进的良好社会氛围,助推文明新风养成。大力开展“光盘”行动,做到锅清、碗清、盘清,餐餐光盘,以健康为重,科学定量,合理膳食,拒绝暴饮暴食,拒绝野味;外出用餐,以“剩宴”为耻,科学点餐、理性消费、拒绝铺张、文明用餐;少点一个菜,多打一个包,做到人走桌清,践行健康餐饮新风尚。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在各村文化广场,制度化常态化开展“七个一”文化活动:每个行政村每月组织一场公益电影放映、每月利用大喇叭进行一次文化广播宣传、每两个月举办一次文体活动展演、每两个月组织一场群众意见走访,每个行政村每年至少举办一次文化公益课堂培训、每年举办一次公益图片展览,承接一次全县组织的群众文艺汇演交流活动。进一步完善各村农家书屋,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结合各村自实际精心打造各具特色的文化元素和阅读“小环境”,规范完善书屋书籍借阅制度,确保室内环境整洁幽静,弥漫书香气息,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时代特色,对青少年读物、经典读物、名著类书籍进行更新补充,确保紧跟时代发展,满足多样化、个性化阅读需求,积极倡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参与阅读活动,多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逐步形成“人人爱读书,户户爱学习”的良好社会风尚。
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强化政治之训、纪律规矩之训、初心使命之训、党的优良传统之训,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坚持正确方向,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史”宣传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为人民的初心宗旨,学习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传承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铸就的伟大精神,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倡导培育文明新风。借助镇、村文明实践阵地,大力开展文明实践活动。进一步完善和发挥各村发挥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一约四会”作用,加大对高价彩礼、人情攀比等不良风气和陈规陋习整治力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大力提倡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定期组织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好丈夫”“好邻居”“好公民”等评选活动,营造人人践行文明、户户争当先进的良好社会氛围,助推文明新风养成。大力开展“光盘”行动,做到锅清、碗清、盘清,餐餐光盘,以健康为重,科学定量,合理膳食,拒绝暴饮暴食,拒绝野味;外出用餐,以“剩宴”为耻,科学点餐、理性消费、拒绝铺张、文明用餐;少点一个菜,多打一个包,做到人走桌清,践行健康餐饮新风尚。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在各村文化广场,制度化常态化开展“七个一”文化活动:每个行政村每月组织一场公益电影放映、每月利用大喇叭进行一次文化广播宣传、每两个月举办一次文体活动展演、每两个月组织一场群众意见走访,每个行政村每年至少举办一次文化公益课堂培训、每年举办一次公益图片展览,承接一次全县组织的群众文艺汇演交流活动。进一步完善各村农家书屋,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结合各村自实际精心打造各具特色的文化元素和阅读“小环境”,规范完善书屋书籍借阅制度,确保室内环境整洁幽静,弥漫书香气息,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时代特色,对青少年读物、经典读物、名著类书籍进行更新补充,确保紧跟时代发展,满足多样化、个性化阅读需求,积极倡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参与阅读活动,多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逐步形成“人人爱读书,户户爱学习”的良好社会风尚。
(责任编辑:程海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