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峡县双龙镇: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实施社会治理全域治理

发布时间:2021-04-02 10:23:48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南阳讯(程海舟 通讯员 刘剑飞)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平安建设和社会治理的基础性、源头性工作,是新时代总结提升推广“枫桥经验”的重要内容,西峡县双龙镇坚持将社会心理服务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主要内容,着力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完善全社会参与社会心理服务的运行机制,逐步构建起以心理知识宣传普及为前端、心理问题监测预警为中端、高危人群精准干预为末端的“社会心理健康全程服务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该镇政府成立心理服务站,明确分工,建立制度,一方面,加强特殊人群排查。逐村逐户进行排查,登记造册,建立监测预警和管控体系。压实属地责任,明确村支书为第一责任人,村治安主任、网格员、志愿者等为成员,以心理服务咨询室为平台,开展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等服务,组织对各类特殊人群,尤其是儿童青少年、老年人、妇女、残疾人、失独家庭、矫正对象、贩毒吸毒人员、重点上访对象、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群体实施心理干预,随时掌握特殊人群的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轨迹。

        另一方面,加大对疑似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排查和鉴定,压实责任,采取措施,加强监管。建立心理服务队伍,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服务咨询,及时化解群众心理问题。广泛开展心理健康宣传进学校、进机关、进村居、进企业、进市场、进家庭等服务活动。实现职业人群、儿童、青少年、老年人、妇女、残疾人、特殊人群、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利用广播、横幅、微信等媒体加强宣传引导,建设一批心理健康教育阵地,通过多种宣传途径,提高群众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发挥基层网格化管理作用,组织各村治安主任、民警、网格员、卫生人员等进企入户,做好社会心理信息采集、特殊人群排查摸底等工作。对矛盾突出、生活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失常及性格偏执等五大类人群,尤其是涉恐、涉稳、重大刑事犯罪前科、涉毒、在逃、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重点上访人员等八类特殊人群,逐一建立社会心理服务电子档案,定期开展分析研判和风险评估工作,形成特殊人群心理服务与社会矛盾风险化解相结合的格局。
(责任编辑:程海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