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峡县军马河镇 龙须草种出棵棵幸福草  

发布时间:2018-12-13 17:26:36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南阳讯:(孙喜增 李金喜 王晓廷)八百里伏牛山北麓的军马河镇孙门村,流传着孙家门美丽传说,风景优美,景色迷人,但人们生产生活单一,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属于深山贫困村。村里有一位致富能手——汤明军,不仅自己走上了致富路,而且带领全村贫困群众奋斗在脱贫路上,深深赢得受大家的点赞。
       20年前,汤明军同志是一位乡村小学代课教师。他看到村里许多的孩子因经济困难上不起学,辍学后一事无成。于是,他暗暗下定决心弃教从商,外出学习先进经验,四处奔走,历尽千辛万苦挣得人生第一桶金,又依然回到家乡。当看到村里许多的荒山、坡地未被利用,他就灵机一动,自己出钱在外地买来龙须草苗和种子,免费发放给困难的乡亲们,让他们在自留山上栽种龙须草,并承诺来年高价回收。汤明军说到做到,尽管第二年天气干旱,龙须草也受了影响,但是自己硬是贴进6000元高价回收。他妻子为此唠叨几个月,汤明军耐心地开导妻子:“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张脸。乡亲们都怪可怜,宁可咱们吃点亏,也不能亏了乡亲们呀!”
       乡亲们的种草积极性大大提高,再加上龙须草草自身生长能力很强,孙门村的龙须草种植面积很快铺开了。由原来的自留山推广到村组未被利用的坡地、荒山都种上龙须草,既增加贫困群众的收入,又美化绿化了荒山。汤明军带动下,龙须草变成了改善贫困群众经济的宝草。目前,龙须草种植覆盖全村11个村民小组的三分之二的荒山坡地,总面积超过1000余亩。平均每年每户仅割龙须草的收入高达6000至1万余元。龙须草已成为部分智障性残疾人幸福草,给人们带来福音,使他们把自己唯一的蛮力变成发家致富的优势。现在每到收获季节,一捆捆龙须滚下山,换来一张张金元宝。邻村看到孙门村龙须草变宝草,创造喜人的经济效益,也开始纷纷种植。汤明军经营龙须草收购,价格公道,质量好,年销售量达到800吨左右,销售额近60多万元。
       单一的经济,满足不了飞速发展的社会发展。汤明军就利用闲暇时间到外地学习香菇种植技术,学有所成,就动员村里乡亲们种植,渐渐种植袋料香菇便成为贫困群众另一种致富的门道。由于附近没有香菇市场,乡亲们所种植的袋料香菇必须加工成干品销售给外地的小客户,价格低,收益小,部分老实的菇农还会遭到一些奸商的压榨。汤明军看到这一情况,又在村里建造保鲜库,收购贫困户的鲜香菇,增加了他们的经济收入。卖鲜香菇和干香菇相比,既能为乡亲们省功省时,又能增加菇农收入,每袋净收两元左右,深受群众的欢迎。汤明军把自己的保鲜库发展成为扶贫车间,让贫困户在保鲜库中干活,付给一定酬金,来帮助贫困乡亲增加收入。如今汤明军的扶贫车间共收纳贫困劳动力5人,使他们能够在家门口就业,每月收入1000元左右,贫困群众有了幸福感。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花齐开春满园。“一个儿独富不是富,大家都富,才是真正的福。看到乡邻们日子过好了,俺怪高兴呀!”汤明军经常暗暗地鼓励自己。
 
(责任编辑:杨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