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峡县石界河镇 扶贫“第一书记”张河伟
发布时间:2018-12-06 10:40:27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讯:(孙喜增 王玲玲 )走进扶贫“第一书记”张河伟的宿舍,你会发现办公桌上始终放着一个厚厚的本子,里面记录着贫困户信息,贫困户、致贫原因、帮扶单位、帮扶措施等十分详细。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帮贫困户脱贫是扶贫干部张河伟的日常工作,也是最艰巨的工作。
2015年,张河伟由西峡县国土局评估所调往石界河镇任国土资源所所长,2016年4月,伴随着脱贫攻坚任务的艰巨性,他被派驻小寨村为第一书记。
小寨村全村1200多人,村民收入来源以传统种养殖和外出打工为主,无集体经济收入,也无支柱型产业。且该村地处浅丘陵地带,地形起伏,土壤性质不适合种植果树及搞特色养殖。
面对这些制约性条件,张河伟积极入户调查,找产业,寻发展,他发现有的村民种植香菇,但是由于没有技术,成功率不高,于是他想“如果大家都有技术的话,发展前景一定不错”。
说干就干,张河伟积极组织村两委班子一起开会研讨,并到县里研究所请来了技术员,搞起了香菇种植产业基地。
今年66岁的陈师傅,从事香菇种植已有4个年头,但是通过产业扶贫现年种植香菇1万袋,年收入达5万元。
张河伟总结,在扶贫工作中最大的难点在于思想的转变,这也是很多驻村第一书记遇到的最大难题。群众不思进取安贫乐贫以及怕吃亏争贫追贫思想一直很严重,扭转这一病态思想是重中之重,他通过家庭走访形式,结合实际为村民讲解扶贫政策精神,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让村民不甘贫穷、树立正确志向,有积极脱贫致富的担当。
一次散步路过小寨小学,当张河伟得知学校缺图书时,马上和自己的单位领导联系并申请,为小寨小学捐了500本图书。
未来,他将继续发扬持之以恒精神,加强村民对香菇种植的技术培训管理,打通市场收购环节,为提高村民收入打下坚实基础。鼓励农民发展食用菌种植,做好致富带头人,为村民经济发展做好长期谋划。
(责任编辑:杨飞)
2015年,张河伟由西峡县国土局评估所调往石界河镇任国土资源所所长,2016年4月,伴随着脱贫攻坚任务的艰巨性,他被派驻小寨村为第一书记。
小寨村全村1200多人,村民收入来源以传统种养殖和外出打工为主,无集体经济收入,也无支柱型产业。且该村地处浅丘陵地带,地形起伏,土壤性质不适合种植果树及搞特色养殖。
面对这些制约性条件,张河伟积极入户调查,找产业,寻发展,他发现有的村民种植香菇,但是由于没有技术,成功率不高,于是他想“如果大家都有技术的话,发展前景一定不错”。
说干就干,张河伟积极组织村两委班子一起开会研讨,并到县里研究所请来了技术员,搞起了香菇种植产业基地。
今年66岁的陈师傅,从事香菇种植已有4个年头,但是通过产业扶贫现年种植香菇1万袋,年收入达5万元。
张河伟总结,在扶贫工作中最大的难点在于思想的转变,这也是很多驻村第一书记遇到的最大难题。群众不思进取安贫乐贫以及怕吃亏争贫追贫思想一直很严重,扭转这一病态思想是重中之重,他通过家庭走访形式,结合实际为村民讲解扶贫政策精神,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让村民不甘贫穷、树立正确志向,有积极脱贫致富的担当。
一次散步路过小寨小学,当张河伟得知学校缺图书时,马上和自己的单位领导联系并申请,为小寨小学捐了500本图书。
未来,他将继续发扬持之以恒精神,加强村民对香菇种植的技术培训管理,打通市场收购环节,为提高村民收入打下坚实基础。鼓励农民发展食用菌种植,做好致富带头人,为村民经济发展做好长期谋划。
(责任编辑:杨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