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平:“1+1+N”产业帮扶注重于“效”
发布时间:2018-12-05 09:25:10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讯:(孙喜增 杨晓申 刘亚钦)初冬时节,河南省镇平县高丘镇野鸡脖村的玉器包装盒车间里,来自该村的20多名贫困群众正在有序的生产着各类玉器包装盒。每个月1000多元收入,一年下来一万多元,持续的收益使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有了希望。
近年来,该县围绕“村有产业、户有项目、人能就业”的思路,注重扶贫产业的发展,构建了“1+1+N”的产业布局。第一个“1”是光伏产业全覆盖,第二个“1”是“一乡一业”,“N”是“一村一品”。在产业发展的同时,还大力发展苗木花卉、香菇、黄金梨等特色农林业,为了放大这些产业带贫作用,构建了“专业合作社+扶贫基地+贫困户+金融+党支部”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增加搬迁群众财产性收入,通过搬迁群众务工增加工资性收入,通过小额贷款参股分红增加群众资产性收入。
为切实提高全县企业参与脱贫攻坚的积极性,该县开展了“千企帮千村”活动,全县给类企业共开展不同形式的帮扶活动300多次,帮扶资金1000余万元。老庄镇凉水泉村由中联水泥公司结对帮扶,二龙乡凉水坪村由镇平万德隆公司结对帮扶,招收有劳动力的搬迁户到企业就业,万德隆超市通过购销当地土特产、果蔬肉禽,帮助搬迁户增收。该县还实施安置点扶贫基地、扶贫车间全覆盖。采取“县投资、乡建设、村所有、户收益”和“企业建、县奖补、乡监管、村占股、户分红”两种模式,在每个安置点规划建设扶贫基地或扶贫车间。全县11个安置点共建成15个扶贫车间,共带动325人稳定就业。
(责任编辑:杨飞)
近年来,该县围绕“村有产业、户有项目、人能就业”的思路,注重扶贫产业的发展,构建了“1+1+N”的产业布局。第一个“1”是光伏产业全覆盖,第二个“1”是“一乡一业”,“N”是“一村一品”。在产业发展的同时,还大力发展苗木花卉、香菇、黄金梨等特色农林业,为了放大这些产业带贫作用,构建了“专业合作社+扶贫基地+贫困户+金融+党支部”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增加搬迁群众财产性收入,通过搬迁群众务工增加工资性收入,通过小额贷款参股分红增加群众资产性收入。
为切实提高全县企业参与脱贫攻坚的积极性,该县开展了“千企帮千村”活动,全县给类企业共开展不同形式的帮扶活动300多次,帮扶资金1000余万元。老庄镇凉水泉村由中联水泥公司结对帮扶,二龙乡凉水坪村由镇平万德隆公司结对帮扶,招收有劳动力的搬迁户到企业就业,万德隆超市通过购销当地土特产、果蔬肉禽,帮助搬迁户增收。该县还实施安置点扶贫基地、扶贫车间全覆盖。采取“县投资、乡建设、村所有、户收益”和“企业建、县奖补、乡监管、村占股、户分红”两种模式,在每个安置点规划建设扶贫基地或扶贫车间。全县11个安置点共建成15个扶贫车间,共带动325人稳定就业。
(责任编辑:杨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