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论在推进“三个奋勇争先”中实现更大担当作为
发布时间:2019-10-10 10:51:37 来源:洛阳网-洛阳日报
推动文化繁荣兴盛,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河南时提出的重要要求。
国庆节前夕,省委书记王国生莅洛调研时对洛阳提出“三个奋勇争先”指示要求,“在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上奋勇争先”便是其中之一,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市委书记李亚在主持市委常委(扩大)会议研究我市贯彻落实工作时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出新,以文化传承创新体系为抓手,不断提升洛阳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使“古今辉映、诗和远方”成为亮丽名片。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位“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河南要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洛阳要在中原更加出彩中“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就必须坚定文化这个“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就必须激活文化这个“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上奋勇争先,为中原更加出彩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这本身就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洛阳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建城史、1500多年建都史,厚重的历史文化是我们最有价值、最具核心竞争力的优势资源,也是最值得向世人展示的魅力所在。如果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源”,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流”,那么,千年古都泱泱文脉,汇入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确实当得起“源远流长”。
今天,我们要在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上肩负起“洛阳使命”,展现出更大的“洛阳担当”,就必须在与时偕行中不断吸纳时代精华,加快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洛阳特色”更好地镌刻进“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把“洛阳文化”更好地熔铸于“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回望“十三五”来路,洛阳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坚持保护固态、传承活态、发展业态,加快构建文化传承创新体系,统筹推进隋唐洛阳城、二里头等大遗址保护重点项目,加快推进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广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一项项遗址保护展示工程让历史“活”了起来,一个个文旅融合新地标成了广大游客的“美好向往”,一个个城市书房成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粮仓”……
正是在“守正出新”中,洛阳获得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全新打开方式,城市气质得以涵养,城市名片擦得更亮,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华美容颜不断刷新。
文脉因“守正”而赓续,文化有“出新”方致远。在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上奋勇争先,我们就要把“守正出新”一以贯之,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传承、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把城市文化与生态文明结合起来,持续抓好国土绿化和城市书房、小游园建设,让城市既有颜值更具气质;把传统元素与时代气息融合起来,优化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河洛文化的国际表达,加强传统文化元素的市场化运作;推动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转变,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力发展“夜经济”,实现处处是景区、个个是景点、人人是风景。
文化兴洛阳兴,文化强洛阳强。在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中更好肩负起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洛阳必须有这个自觉,也应当有这个自信!(洛阳日报记者 洛平)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国庆节前夕,省委书记王国生莅洛调研时对洛阳提出“三个奋勇争先”指示要求,“在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上奋勇争先”便是其中之一,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市委书记李亚在主持市委常委(扩大)会议研究我市贯彻落实工作时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出新,以文化传承创新体系为抓手,不断提升洛阳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使“古今辉映、诗和远方”成为亮丽名片。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位“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河南要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洛阳要在中原更加出彩中“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就必须坚定文化这个“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就必须激活文化这个“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上奋勇争先,为中原更加出彩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这本身就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洛阳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建城史、1500多年建都史,厚重的历史文化是我们最有价值、最具核心竞争力的优势资源,也是最值得向世人展示的魅力所在。如果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源”,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流”,那么,千年古都泱泱文脉,汇入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确实当得起“源远流长”。
今天,我们要在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上肩负起“洛阳使命”,展现出更大的“洛阳担当”,就必须在与时偕行中不断吸纳时代精华,加快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洛阳特色”更好地镌刻进“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把“洛阳文化”更好地熔铸于“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回望“十三五”来路,洛阳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坚持保护固态、传承活态、发展业态,加快构建文化传承创新体系,统筹推进隋唐洛阳城、二里头等大遗址保护重点项目,加快推进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广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一项项遗址保护展示工程让历史“活”了起来,一个个文旅融合新地标成了广大游客的“美好向往”,一个个城市书房成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粮仓”……
正是在“守正出新”中,洛阳获得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全新打开方式,城市气质得以涵养,城市名片擦得更亮,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华美容颜不断刷新。
文脉因“守正”而赓续,文化有“出新”方致远。在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上奋勇争先,我们就要把“守正出新”一以贯之,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传承、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把城市文化与生态文明结合起来,持续抓好国土绿化和城市书房、小游园建设,让城市既有颜值更具气质;把传统元素与时代气息融合起来,优化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河洛文化的国际表达,加强传统文化元素的市场化运作;推动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转变,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力发展“夜经济”,实现处处是景区、个个是景点、人人是风景。
文化兴洛阳兴,文化强洛阳强。在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中更好肩负起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洛阳必须有这个自觉,也应当有这个自信!(洛阳日报记者 洛平)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王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