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突破 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发布时间:2019-09-24 13:54:42 来源:洛阳日报

嵩县黄庄乡河东村的汝南扶贫搬迁社区美景如画

孟津县送庄镇送庄社区集体经济蔬菜种植基地喜获丰收

栾川县庙子镇黄石砭村油葵基地油葵花竞相绽放
要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牢牢抓住粮食这个核心竞争力,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突出抓好耕地保护和地力提升,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做好粮食市场和流通的文章,积极稳妥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加强同脱贫攻坚战略的有效对接,在乡村振兴中实现农业强省目标。——习近平
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这次考察,总书记再次对乡村振兴等工作进行强调,进一步明确了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
思路清晰,方向明确,干劲更足。近年,全市上下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建设美丽乡村,深入实施“五大振兴”,以乡村振兴为总抓手推动全市“三农”工作持续提升。我市出台了《洛阳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行动方案》等市级顶层设计文件,实施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和深化农村改革“七大行动”。同时,我市突出示范引领带动,在省定示范县和示范乡镇的基础上,将示范工作深入到村,确定100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先行先试,取得良好成效。
连日来,我市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讲话精神,纷纷表示要深刻感悟总书记深厚的“三农”情怀,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推向前进,奋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洛阳责无旁贷。”洛阳农林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所长高海涛说,洛阳地处豫西,丘陵山区面积大,气候条件十年九旱。作为小麦育种科研工作者,要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坚持走科技兴农之路,立足豫西自然条件,把抗旱、节水、优质、高产作为研究方向,努力培育更多小麦新品种。同时,要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做好农业科技推广与应用,通过“良种+良田+良法”,不断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
“有多姿多彩的美丽乡村,才有气象万千的美丽洛阳。”宜阳县香鹿山镇党委书记炊为民说,这些年,该镇全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村内村外垃圾不见了,污水管网的“毛细血管”加速延伸,厕所革命也全面开花,广大农村“有新房无新村”“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的问题得到普遍扭转。下一步,该镇要以全市“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为抓手,落实各项工程措施,培养群众良好习惯,坚决打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这场硬仗,守护好农村的好山好水好风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用好改革这个法宝。前不久,伊川县平等乡张奇庄村挂牌成立五大股份合作社,推动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迈出了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一步。“手里有活钱,乡村振兴干起来才有底气。”该村党支部书记田圣卫表示,通过深化改革,村里的土地、劳动力、资金、房屋等要素都将被充分整合盘活。下一步,随着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两委”服务群众的能力将进一步提升,老百姓也将享受到越来越多的实惠。 (洛阳日报记者 白云飞 孙自豪 记者 曾宪平 梅占国 刘冰 摄)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王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