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新闻发布会洛阳专场在全市引发强烈反响 激荡人心话巨变 奋进追梦新时代
发布时间:2019-09-09 10:28:39 来源:洛阳日报
5日下午,“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河南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洛阳专场在省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举行。古今辉映、开放自信的洛阳站在媒体聚光灯下,浓墨重彩展示河洛大地70年的沧桑巨变和河洛儿女砥砺前行的奋斗足迹。发布会受到主流媒体广泛关注,并在全市社会各界引发强烈反响,大家纷纷为洛阳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喝彩、点赞。
“70年来,制造业挺起了洛阳城市的脊梁,也成为现代化洛阳最鲜明的烙印。”作为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中信重工的发展史是共和国工业崛起的一个缩影。30多年如一日扎根生产一线的大工匠刘新安,见证了企业从工厂制转型为现代化上市企业、从单一的制造型企业转型为工业项目解决方案提供者、从本土化企业转型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综合服务商。“劳动最光荣,奋斗更出彩。”他说,他要和工友们继承弘扬焦裕禄精神和工匠精神,精益求精锻造“大国重器”,为洛阳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新中国成立之初,洛阳仅是一个4.5平方公里、6.8万人口的小城,如今已经发展成建成区面积218.2平方公里、225万人口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这些年,洛阳城市发展更是一日千里,不仅有颜值,而且有气质。”市住建局机关干部谢胜利全程参与了古城快速路、王城大道快速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巨变深感骄傲和自豪。
城市之变,不仅体现在更加畅通的交通网络,也体现在群众日益提升的获得感、幸福感。如今漫步洛阳,目之所及公园游园郁郁葱葱,城市书房典雅别致,古韵新风交相辉映,山水林城和谐共融,“诗和远方”令人向往。谢胜利说,他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要继续投身火热的建设大潮,创造更多“洛阳速度”“洛阳效益”,推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由“大写意”迈向“工笔画”。
“河边吃水却靠天,临街赶集走半天,大闺女不嫁本村汉,剩下光棍满山转。”这个顺口溜描述的是栾川县拨云岭村不堪回首的过往。该村党支部书记杨来法回忆,小时候基本没有穿过新衣服,也不知道肉是什么滋味。70年间,山村群众告别饥饿、走过温饱,昂首奔向全面小康。“这些年,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易地搬迁、基础设施、特色农业、生态旅游等一批项目陆续实施,拨云岭村的幸福生活正在拨云见日。”杨来法说,今后,他要继续带领乡亲们坚定不移跟党走,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进,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的模范样板。
“看了新闻发布会,我对洛阳70年来的发展感到由衷赞叹和自豪。”涧西区南昌路街道六冶社区党委书记李亚娟说,作为一名“85后”的基层干部,要带领社区工作人员进一步建设好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以党建为引领、“三治”并进、服务进村(社区)为抓手,抓实抓好“涧贤银行”“亲邻之家”“众享驿站”等服务品牌,依托新时代“三新”大讲堂开展各种居民喜闻乐见的活动,多为群众服好务、办好事。
“70年成就有目共睹,70年变革激荡人心。”大家纷纷表示,如今,洛阳经济社会发展驶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全面深化“9+2”工作布局、实现“四高一强一率先”奋斗目标,紧紧抓住发展不放松,强化新理念、咬定总目标,不断凝聚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强大正能量,努力在中原更加出彩中谱写浓墨重彩的洛阳篇章,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洛阳日报记者 白云飞)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70年来,制造业挺起了洛阳城市的脊梁,也成为现代化洛阳最鲜明的烙印。”作为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中信重工的发展史是共和国工业崛起的一个缩影。30多年如一日扎根生产一线的大工匠刘新安,见证了企业从工厂制转型为现代化上市企业、从单一的制造型企业转型为工业项目解决方案提供者、从本土化企业转型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综合服务商。“劳动最光荣,奋斗更出彩。”他说,他要和工友们继承弘扬焦裕禄精神和工匠精神,精益求精锻造“大国重器”,为洛阳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新中国成立之初,洛阳仅是一个4.5平方公里、6.8万人口的小城,如今已经发展成建成区面积218.2平方公里、225万人口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这些年,洛阳城市发展更是一日千里,不仅有颜值,而且有气质。”市住建局机关干部谢胜利全程参与了古城快速路、王城大道快速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巨变深感骄傲和自豪。
城市之变,不仅体现在更加畅通的交通网络,也体现在群众日益提升的获得感、幸福感。如今漫步洛阳,目之所及公园游园郁郁葱葱,城市书房典雅别致,古韵新风交相辉映,山水林城和谐共融,“诗和远方”令人向往。谢胜利说,他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要继续投身火热的建设大潮,创造更多“洛阳速度”“洛阳效益”,推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由“大写意”迈向“工笔画”。
“河边吃水却靠天,临街赶集走半天,大闺女不嫁本村汉,剩下光棍满山转。”这个顺口溜描述的是栾川县拨云岭村不堪回首的过往。该村党支部书记杨来法回忆,小时候基本没有穿过新衣服,也不知道肉是什么滋味。70年间,山村群众告别饥饿、走过温饱,昂首奔向全面小康。“这些年,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易地搬迁、基础设施、特色农业、生态旅游等一批项目陆续实施,拨云岭村的幸福生活正在拨云见日。”杨来法说,今后,他要继续带领乡亲们坚定不移跟党走,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进,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的模范样板。
“看了新闻发布会,我对洛阳70年来的发展感到由衷赞叹和自豪。”涧西区南昌路街道六冶社区党委书记李亚娟说,作为一名“85后”的基层干部,要带领社区工作人员进一步建设好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以党建为引领、“三治”并进、服务进村(社区)为抓手,抓实抓好“涧贤银行”“亲邻之家”“众享驿站”等服务品牌,依托新时代“三新”大讲堂开展各种居民喜闻乐见的活动,多为群众服好务、办好事。
“70年成就有目共睹,70年变革激荡人心。”大家纷纷表示,如今,洛阳经济社会发展驶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全面深化“9+2”工作布局、实现“四高一强一率先”奋斗目标,紧紧抓住发展不放松,强化新理念、咬定总目标,不断凝聚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强大正能量,努力在中原更加出彩中谱写浓墨重彩的洛阳篇章,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洛阳日报记者 白云飞)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王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