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引热入洛”工程将正式投用
发布时间:2019-08-29 10:44:35 来源:洛阳网-洛阳日报

孟津“引热入洛”工程施工现场
孟津“引热入洛”工程将于今冬投用
近日,洛阳热力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目前,孟津‘引热入洛’工程已经接近尾声,大部分管道已经敷设完毕,部分地段正在加紧施工,预计10月末全线贯通,今冬可正式投用。”
作为我市第二项“引热入洛”工程,孟津“引热入洛”工程于2017年3月开工,起点位于神华国华孟津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厂区外,热力管网沿洛吉快速通道敷设至老城区定鼎路与原310国道交叉口,工程计划总投资约4.56亿元,计划敷设直径1.4米的高温热水管道约22公里(双管布置)。该工程也是我市目前敷设管网最长、管网管径最大的供热工程。
该负责人介绍,该工程线路长,地势落差大,最大沟深78米,管网穿越310国道、连霍高速、焦柳铁路等,施工难度大,其中约10公里采取架空敷设工艺。
该工程供热能力约1500万平方米,投用后将解决制约洛河以北城市区集中供热的热源问题,满足我市供热西区及孟津县部分区域的供热需求,进一步完善我市城市区市政公共设施,有效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此外,该工程还将带来明显的环境效益,前期科研调查显示,该工程全面投用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63200吨,减少烟尘排放4200余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000余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1800余吨。
宜阳“引热入洛”工程拥有智慧管网
宜阳“引热入洛”工程于2018年3月开工建设,今年年初正式投用,高新区周山北片区和创业路沿线高温水热源小区用上宜阳热源,附近居民度过了一个温暖的冬天。
洛阳高新热力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工程初始端为宜阳龙羽电厂换热首站,热力管网沿李贺大道南侧辅路敷设,终点为高新区华夏路与瀛洲路交叉口处,主管网全长约21公里。
宜阳“引热入洛”工程总供热能力约1300万平方米,可保障高新区区域和宜阳沿线区域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冬季采暖需求,同时,充足的热源也可满足未来新增用户用热需求,保障高新区中长期居民采暖。
宜阳“引热入洛”工程管网也是我市首条智慧供热管网,管网上配备的感应器可全天候实时监控管网运行状况,一旦发生泄漏,检测设备就可以将数据发送至平台,从而保证管网长期、安全、稳定运行。
偃师“引热入洛”工程管网延伸收尾
偃师“引热入洛”工程是我市首个“引热入洛”工程,于2014年年底开工,2016年年末正式投用。
洛阳热力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工程供热能力约2300万平方米,解决了洛阳东部地区热源不足的问题。在热源问题解决后,随着管网敷设的推进,老城区、瀍河区有越来越多的居民用上暖气。同时,该工程还满足了伊滨区、偃师市区、洛龙区等区域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冬季采暖的需求。
今年,随着“中心城区燃煤锅炉清零”工作的推进,洛阳热力有限公司启动偃师“引热入洛”管网的延伸工程,即瀍涧大道热力管网工程。该工程西起定鼎路,东至瀍河桥段,供热能力达1000万平方米,目前已经到了收尾阶段。
该负责人介绍,这一工程可以直接将位于偃师的华润电力首阳山电厂的高温水热源引入洛阳市区,供定鼎路以东、陇海线以北的市热力服务区居民使用。该区域也是孟津“引热入洛”工程和偃师“引热入洛”工程的交汇区域。这两大工程可以与现有供热管网形成环状循环,互为补充,大大提升用户用热的保障能力。(洛阳日报记者 郭飞飞 文/图)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王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