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个地企合作项目成功签约
发布时间:2018-06-22 14:40:38 来源:洛阳日报
签约产业项目351个,签约科技合作项目和传统企业智能化改造项目167个,签订产销对接合同99个,金融机构与企业签订产融合作协议500项,交办企业反映问题110个……2016年以来,我市先后召开10次地企合作联席会议,一大批产业项目、产销合作项目、科研项目、产融结合项目顺利落地实施,地企合作已成为推动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昨日召开的全市地企合作联席会议2018年第二次会议暨“三大改造”工作推进会议,通报了全市地企合作工作开展情况。部分企业负责人结合赴珠海学习考察情况,就企业转型发展畅所欲言。
1 合作持续深化 实现互利互赢
2016年5月,我市开展地企合作,两年来,地企合作空间不断拓展,合作氛围越发浓厚,合作成效持续深化。
产业项目扎实推进。签约产业项目351个,截至5月底,294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其中,孟津县结构功能一体化新材料产业项目、高新区大型精密智能装备和精密轴承生产项目等108个项目竣工投产,36个项目一期投产,150个项目开工在建。
科研成果转化加速。依托地企合作搭建的平台,我市共签约科技合作项目和传统企业智能化改造项目167个。截至目前,伊川县废矿物油再利用、孟津县ITO靶材研发与应用等50个项目已成功落地转化,92个项目顺利实施。
产销对接持续推进。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产业联盟、产销合作平台的作用,积极推进政企、企企合作,先后签订产销对接合同99个,金额41.5亿元。截至目前,已履约39.4亿元,占合同总额的94.9%。
产融合作不断深化。金融机构与企业签订产融合作协议500项,协议总金额1334.4亿元;市政府与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3个,授信金额2400亿元;银行签订贷款投放计划2244个,金额529.4亿元。
一批实际困难和问题得到解决。从地企合作联席会议2017年第五次会议开始,增加了交办解决企业项目建设和发展中实际问题的环节。截至目前,现场共交办涉及项目手续办理、生产要素保障、环境污染防治等方面的问题110个。截至目前,已办结78个,4个限期办理的问题、28个不符合政策规定的问题已向有关单位做好解释工作。
2 推动项目落地 加快产业转型
本次地企合作会议以“强化开放招商、深化地企合作,学习格力经验、加快‘三大改造’,推进洛阳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共签约产业项目和开放招商项目114个,涉及金额407.31亿元。其中,会议现场签订协议(合同)16个,涉及金额96.34亿元。
在签约项目中,不乏大项目、好项目。这些项目的落地推进,将为推动产业转型、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其中,洛阳泰盟机械有限公司与洛阳金涛华印新材料有限公司签约的总投资24亿元的新型铝材料项目,将实现年产铝及铝合金加工材30万吨,持续拉长我市铝产业链条。
宜阳县与中能(集团)能源有限公司签约的龙羽宜电机组改造项目,总投资10亿元,将对现有机组进行改造,新上6台燃气机组,实现供热面积1000万平方米。
嵩山科创基金与洛阳大学科技园签约的总投资8.5亿元的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二期)建设项目,主要建设服务于机器人及智能装备、软件及信息服务、工业设计和工业检测、文化创意等园区主导产业的配套设施。
中航光电与洛龙高新区管委会签约的总投资8.3亿元的中航光电科技产业基地项目(二期),将新建3栋厂房、1栋科研大楼,投产后年产特种连接器、系统互联产品及组件458万套。
此外,针对企业反映的涉及项目手续办理、生产要素保障等方面的20个问题,会议集中向各地各部门交办。
3 学习格力经验 攻克“结构之坚”
实施绿色改造、智能改造、技术改造“三大改造”,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前不久,我市统一组织部分重点企业、科研院所和相关部门、县(市)区负责同志,赴珠海学习考察格力电器在技术创新、智能化改造、企业文化、品牌建设、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先进经验。
一拖集团相关负责人认为,在转型升级方面,格力电器聚焦主业,不断拓展产业、业务范围,是其做大做强做优的根本所在;在创新驱动方面,管理、人才、技术、营销“四轮”驱动,是其做大做强做优的内生动力;在企业文化方面,诚信取天下、专情铸百年,是其做大做强做优的生存基因。对比格力电器,一拖集团还存在产品结构调整缓慢、整体制造水平偏低的问题,下一步,公司将围绕地企合作和转型升级两大方面下功夫、求实效。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在制造业低迷的大环境下,格力电器通过掌握核心技术和加强科技创新,诸多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航光电将以产业化项目为载体,持续加大研发设计、自动化改造、高精尖加工设备和试验检测等投入力度,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实施‘三大改造’与我市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思路举措,从根本上是一致的。”市工信委负责人表示,我市将积极学习借鉴格力电器的成功做法和典型经验,明确改造重点方向,积极实施“三大改造”,形成示范带动效应,着力攻“结构之坚”,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发展。
本报记者 李迎博 白云飞 通讯员 赵燕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