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积极推进农业 产业化联合体建设

发布时间:2018-06-26 14:54:42 来源:漯河日报

  本报讯(记者 张俊霞)记者近日从农业部门获悉,目前,我市正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设。按照计划,2018年年底前,全市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到50个,力争用3~5年时间,全市形成涵盖各个产业、涉及各个领域、渗透各个环节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雁阵发展”格局,把产业联合体打造成现代农业建设的主力军。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分工协作为前提,以规模经营为依托,以利益联结为纽带的一体化农业经营组织联盟。去年10月份,农业部、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促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的指导意见》,全面启动了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培育工作。
  我市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的要求,立足粮食、畜牧、果蔬、食用菌、小辣椒等特色产业优势,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以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为动力,以融资为支撑,以项目为抓手,以质量效益为中心,以社会化服务为手段,遵循重点突破、示范引领、全面发展的思路,积极培育一批带农作用突出、综合竞争力强、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成为推动我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力量,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新动能。基本原则是: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群众自愿、民主合作的原则,突出联合体市场主体地位,保护联合体内成员独立经营权利。
  据了解,目前,我市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成为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同时,各类主体单打独斗、分散经营的短板也逐渐显现。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合作提供了一个制度框架,通过“公司+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的模式,让各类经营主体分工协作、优势互补,避免了单打独斗,形成一种稳定的供求关系,促进了家庭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协同发展,既有效发挥了各类经营主体的优势,又弥补了短板,既是优势叠加,又是合作共赢,达到“1+1+1>3”的效果。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