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推行绿色循环立体农业 经济 社会与生态效益凸显

发布时间:2018-08-06 09:11:50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讯:在济源五龙口的千亩水稻稻田,白鹭翩跹,鱼蟹嬉游,与随风摇曳的水稻相映成趣,这是济源市绿色循环立体农业种养模式的真实与生动写照。绿色循环立体农业的成功实践,为当地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每天清晨,年近七旬的济源五龙口镇西正村村民程远宣都会沿着一块30多亩的稻田田埂巡查,他的工作就是把一批批的白鹭从这里轰走,赶到其它的稻田里去。白鹭原来都是捉稻田里的蝌蚪、昆虫和害虫的,但随着这块稻田里投入大量的螃蟹蟹苗,它们时常会飞来啄食螃蟹苗。
  程远宣:“一群都二三十个,一群二三十个,成群成群,清早起来,都搁这撵它。这螃蟹它自己都能消灭虫害哩,吃好些东西呢。”
  稻田深处,远远地有十几个人正弯腰在拔除田里的杂草,村民黄小贤也正急急赶往稻田:“拔草嘛,稻田里的草,这田里养螃蟹嘞,不能打药,这都是人工拔的。拔一天草村里每天补助50块钱。”




  西正村实行的“蟹稻联姻”立体种养模式,水稻为螃蟹遮阴,提供禾花等食物,螃蟹为水稻除草、松泥、吃害虫,蟹粪还可以肥田,形成了一个绿色循环立体系统。西正村农业开发公司营销经理赵鑫:“今年混养的是螃蟹,咱们往后还会混养泥鳅,包括小龙虾等等吧,任何可以和水稻结合起来的循环农业我们都会去尝试,都会去做。最终的目的是要整体拔高咱这水稻的整体品质,培育绿色生态大米,达到有机的标准。”
  济源五龙口西正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贾通车告诉记者,村里今年种有黄金晴、黑米、红米等优质水稻近千亩,特别是蟹稻立体混养的地块,预计每亩可以产大闸蟹500多只,优质无公害水稻500多斤,单单是水稻的产值就是普通水稻的五倍左右。
  贾通车:“根据今年水稻的长势,大概在120多万斤,出精米大概能出到八九十万斤吧。叫老百姓们顿顿能吃到新鲜的大米、健康的大米。”
  司清林,济源市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室主任,同时也是这种绿色循环立体农业种养模式的积极推动者之一。她告诉记者,目前在济源市五龙口一带,已有不少原先传统的水稻种植村又都恢复了水稻的种植,而且都向绿色循环立体种养模式发展,这一方面促进了资源的综合利用,真正实践了循环农业;另一方面使土壤得到了极大的修复和改善,生态效益凸显。
  “经济效益方面,每亩的纯收入产值是在23000多,每亩扣除成本的话,纯收入是在19000多,这是一个低效益模式,还有一个是4万元模式是产值是5万多,扣除成本是4万多,这是一个高效益的模式。




  司清林说:“这种绿色循环立体种养模式的推行,使我们这个当地的生态效益更好了。水稻立体种养之后,不打药、不打除草剂,减少污染。这个不仅仅是对咱们的健康比较好,它这个生态也改善了,你像就吸引了好多白鹭,白鹭好多就集中到这个地方了。所以,包括土壤结构、水啊、大气啊等等都会得到很好的改善和优化。”(河南广播电视台记者 王元伟 济源台 张闪)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