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客户满意才是真正的幸福
发布时间:2017-11-01 15:03:35 来源:大河网
刘希玉耐心为客户讲解金融知识
25年来,她坚持用微笑和贴心,春雨润物般地迎接每一位客户,赢得客户赞誉;25年来,她苦练基本功,学习业务知识,练就一套独特的服务技巧;25年来,她始终认为,“自己满意不算幸福,让每一位客户满意才是真正的幸福”。走过的25年,是她在三尺柜台上的青春;坚守平凡的岗位,绽放着“大行工匠”的风采。将金融服务工作推向更高更新的境界,她就是中国工商银行焦作分行解放路支行柜员刘希玉。
【服务】面带微笑高效处理业务 耐心服务赢得客户信任
“微笑、敬业、勤奋、高效”这是中国工商银行焦作分行解放路支行柜员刘希玉的工作信条。1992年10月,刘希玉进入中国工商银行工作,长期坚守在网点一线,先后在轮胎厂支行、青年储蓄所、解放路支行等多个网点工作。
在采访中,刘希玉对前来办理业务的客户始终面带微笑,高效地帮助他们处理转账、存款等业务。说起刘希玉的好脾气,接受过她服务的客户都频频点头。那次,一名客户拿着5万元现金到解放路支行存款,却遭遇“当头一棒”。
“什么?有100块假币?还要没收?凭什么?”接待该客户的柜员正是刘希玉,按照国家相关规定,银行收储过程中如发现假币,理应当场没收,刘希玉还向客户出示了正式的“假币没收证”。
客户情绪依旧很激动,“你凭什么说我这是假币?”这种问题,在其他柜员看来“验钞机说你是假的,就是假的,根本不用理她”,刘希玉没有这么做,她详细介绍了假币的鉴别方法,并在假币上盖上“假币戳”,将钱币递出窗口交由客户自行鉴别。
最后,在刘希玉的耐心解释下,客户学会了如何辨别假钞,并将剩余的49900元存入了工商银行的账户。此后,这位客户每次来工行,都要找刘希玉。尽管每次总免不了被“暴发户”埋怨几句,但刘希玉始终笑脸相迎,“她心里其实是信任我的,不然不会每次办业务都来找我。”她是支行里公认的最有耐心的人,她的窗口前,总会见到一些唠着家常不愿挪步的客户。
在工行第一线营业柜台的25年工作中,刘希玉始终把平凡的柜员岗位工作当做伟大的事业去追求,探索出了人性化、个性化、差别化服务方式,热情、耐心、快捷、高效的服务,赢得了广大客户的高度信赖和尊敬。
【技能】苦学基本功和业务知识 耐心成就服务标兵
刘希玉在工行第一线柜员岗位工作的25年,几乎年年被评为服务标兵。“每天为这些像自己亲人一样的客户服务,我特别高兴,也特别快乐”,她这样对记者说。因此,25年来,她没有一次长款短存,无一次违规操作,无一次客户投诉,无一次违反劳动纪律。
为了达到“快捷、高效、准确”的要求,她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心血和汗水来苦练基本技能,学习业务知识。为练习点钞,她的手磨出了老茧;为提高翻打传票的速度,她把旧书裁成纸条反复练习。刘希玉可以熟练的将一沓1万元的钞票像打开扇子一样捻开,伴随着“嚓嚓嚓”的点钞声,单指单张点钞、单指双张、多张点钞,手指像是在钞票上弹琴。
25年来,她以“客户至上,始终如一”的工行企业文化服务理念和紧抓点滴细节的服务艺术,屡创佳绩。在2014年员工岗位技能比赛中,刘希玉荣获综合柜员综合能力比赛项目三等奖;荣获2009年中国工商银行河南省分行“先进工作者”;在2015年员工业务技能比赛中荣获单指单张点钞比赛项目二等奖;在2009年度服务工作中,成绩突出,被评为“十佳服务标兵”……
【心声】立足平凡岗位献青春 彰显不平凡的“匠人”风采
刘希玉所在的支行地处商业繁华区域,同业竞争异常激烈,随着上级行网点转型工作的日益深入,她及时转变观念和角色,自觉地将单纯的礼貌服务升级为专业化的金融综合服务。“自己满意不算幸福,让每一位客户满意才是真正的幸福”,刘希玉对幸福观的理解总是离不开本职工作。
她告诉记者:“服务工作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她希望实现服务工作艺术化,将金融服务工作推向更高更新的境界。正是因为这种符合时代特征的个性魅力,使她成为深受客户欢迎和喜爱的服务标兵。长期的临柜工作,使她不仅掌握了业务技能和业务知识,而且练就一套独特的服务技巧。每天,刘希玉在办理客户业务的同时,不停地告知后面排队的客户:“您好,存钱请您填张凭条好吗”、“您好,请稍等,马上就可以给您办理”、“请您慢走,欢迎您再来”。
在办理业务过程中,刘希玉的表情亲切自然美丽,让客户能深切感受到一份真诚和心贴心的交流。办理手头业务的刘希玉,经常还能用眼睛的余光看见进门的客户,并且主动热情地打招呼,使客户一走进工行大厅,就有一种到家的感觉。刘希玉一走进工作岗位,浑身便散发出服务工作的激情。
“我非常热爱这份事业,也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因为它让自己的青春在平凡的柜员岗位上闪闪发光,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绚丽多彩。”刘希玉自豪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