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企扎堆海外“务农”
发布时间:2018-03-29 10:00:56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万邦国际欲在乌兹别克斯坦建设洛阳—布哈拉农业产业示范区,占地100平方公里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丁倩
核心提示|划片100平方公里,接近一个郑东新区面积,河南万邦国际农产品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邦国际)欲投资5亿美元去境外“务农”。
3月15日,随着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州代表团的造访,万邦国际海外将建“农业产业示范区”的消息在业内广泛传播。然而,这并非河南省内首家“走出去”建“农业产业示范区”的企业。不远万里,豫企为何热衷于扎堆境外“务农”?
万邦国际首次布局境外欲掷5亿美元“务农”
从2017年到现在,万邦国际与乌兹别克斯坦互相造访尤为频繁,至于原因,随着3月15日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州考察团的到访,谜底正式揭开。
“投资地区已确定为布哈拉州的自由经济合作区,名称为‘洛阳—布哈拉农业产业示范区’。”作为该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万邦优选总经理陈光宏一直在推进此事。
他告诉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万邦国际已于2017年11月与乌兹别克斯坦农业水利部、国家食品安全公司签署“农业合作示范区”投资合作议定书,整个“洛阳—布哈拉农业产业示范区”占地100平方公里,主要分四期建设完工,总投资达5亿美元。其中,一期投资额5000万美元,计划在2018年9月前完成,主要建成10000平方米粮食仓库和绿豆加工分拣工厂,以及综合办公大楼和园区景观大门。
万邦国际集团进军海外,首站为何选在乌兹别克斯坦?
据了解,作为上海合作组织重要的成员国,乌兹别克斯坦是最早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
早在2000年前,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商品从丝绸之路东方起点洛阳途经中亚的撒马尔罕、布哈拉,销售到南亚的印度和欧洲的罗马,乌兹别克斯坦便是丝绸之路重要的十字路口。因此,“洛阳—布哈拉农业产业示范区”成为依托“新丝路”发展并同时助推“新丝路”建设的一项跨国工程。
那么“洛阳—布哈拉农业产业示范区”具体是干什么的呢?
据万邦国际相关人员介绍,该农业产业示范区主要规划建设冷链仓储、冷链物流中心、蔬菜水果分拣包装、食品加工、粮油加工、兽药研发生产、农产品种植、农机生产、国际农业技术培训交流中心、中乌友谊专家公寓等,具有几十种功能,是名副其实的综合性产业区。
然而,万邦国际并非河南首家进军海外“务农”的企业。
早在2011年11月,河南贵友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友集团)经商务部备案批准,在吉尔吉斯斯坦通过并购投资设立“亚洲之星农业产业合作区”,开展畜牧业养殖、屠宰、加工及销售等经营。
无论省级还是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显然已成为推动豫企打包“走出去”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以及落实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抓手。
“农业产业示范区”搭建双赢平台但也面临海外风险
以“农业产业示范区”为代表的境外经贸合作区,无疑正在成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载体,为合作双方搭建了一个共赢平台。
“之前企业境外投资多是‘单枪匹马’,以建立企业分部为主,缺乏建设园区的概念。”据陈光宏介绍,“农业产业示范区”的境外投资模式囊括了不同类型的企业,集结了种植、生产、销售、运输等完整的产业链。陈光宏以“洛阳—布哈拉农业产业示范区”为例,目前万邦国际已经与中国一拖达成合作,中国一拖将在“洛阳—布哈拉农业产业示范区”设立分部,负责整个示范区农作物的耕种,这无形中又带动了中国一拖境外机械设备的销售。
对东道主而言,“农业产业示范区”的建立吸引了更多河南企业乃至中国企业前来投资建厂,这在增加就业、提高税收、扩大出口创汇、带动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据商务部数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中国企业共在36个国家建成初具规模的合作区77个,累计投资241.9亿美元。其中,56个合作区分布在20个“一带一路”国家,占在建合作区总数的72.72%,累计投资185.5亿美元,入区企业1082家,总产值506.9亿美元,上缴东道国税费10.7亿美元,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17.7万个。
而对于投资方而言,“农业产业示范区”可有效降低入驻企业成本。据了解,“洛阳—布哈拉农业产业示范区”便位于布哈拉州的自由经济合作区内,前15年免任何税收,后15年税收在现行基础上减半,并且不增加额外税目和收费。
据悉,目前,万邦优选已与乌兹别克斯坦国家食品安全公司签署5万吨绿豆和5000吨鲜食樱桃国际采购合同,合同总金额达3.5亿元人民币。万邦国际接下来还将承接布哈拉州100%的水果、80%的肉类及绝大部分农作物产品的贸易。而随着“洛阳—布哈拉农业产业示范区”的建设,每年将会形成300个专列的回程运输需求。而运输的货物比重越大,面临的贸易风险也就越大。
尽管“农业产业示范区”促进了跨境企业的合作,但风险和挑战依然存在。
陈光宏介绍,在跨境风险方面,合作双方将面临同样的挑战,尤其是难以预测的“贸易战”。
据了解,目前多数企业在布局境外产业时,会遵循“贸易带动物流发展,物流带动产业落地”的战略,只有先将两国贸易和物流打通,形成稳定供需关系,相关产业方可健康有序落地。两国贸易合作关系的稳定性常人无法把控。
除了难以预测的“贸易战”外,当地的民族冲突、治安环境、东道国承诺的优惠政策能否到位、提供的便利条件能否兑现等也会让已入驻的企业面临风险。
不过,在未雨绸缪、做好风险评估和管理的背景下,“农业产业示范区”已经成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强推手。2018年2月,河南省商务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到2022年,河南省国家级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将达到2家以上,省级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将超过15家。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