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钢携 20亿盈利重归“豪门”
发布时间:2018-03-22 09:45:26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吴春波
核心提示|新一轮周期下,有“钢铁侠”之称的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安钢集团)迎来建厂以来的最好业绩。
官方数据显示,2017年,安钢集团实现盈利20.6亿元,同比增长高达1775%,盈利较历史最高水平还超过8.37亿元,利润总额位居河南省三煤一钢之首。
这家河南工业的标杆性企业,从2012年开始,出现了上市之后的首次亏损,此后严峻挑战不断。业绩反转之下,安钢之变背后折射出什么?
1
二李“开刀”旧体系 安钢集团迎来全系统提质
2012年,安阳钢铁迎来了上市之后的首次亏损,巨亏达到34.98亿元。
2013年2月,出身安钢、时任河南省金融办副主任的李涛被调回安钢集团,并于当年12月份被任命为安钢集团董事长。李涛的到来被官方认为是向安钢集团“输送新鲜血液”,李涛也被市场理解为是“拯救安钢的人选”。
一年后,原任安钢集团副总经理的李利剑履新安钢集团总经理、副董事长,成为李涛的“亲密战友”,李利剑安钢集团基层经验丰富且锐意于改革。
2015年底,安钢集团出台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绩效考核制度,1780mm热连轧生产
线的2016年吨成本同比降近30%,质量问题降50%。分配制度上,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
李涛、李利剑主导的对安钢集团的一系列调整,实现了安钢集团本身深刻的变革。
按照安钢集团在2016年7月19日厂情报告会信息显示,安钢集团在当年1月份就实现大幅减亏、2月份实现止血、3月份实现盈亏平衡,4月份开始连续盈利,当年上半年共实现利润8126万元。
“二李”的改革步伐在李利剑时代获得进一步深入推进,安钢集团也在2016年和2017年迎来行业上行周期,改革带来的提质与市场的改善结合在一起,安钢集团再次成为河南省工业领域最亮丽的旗帜之一。
安钢的业绩反转,一个更重要的背景,源于行业供给侧改革。
为改善钢铁行业困境,2016年2月1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明确了供给侧改革的目标,要求自2016年开始,用5年时间压减粗钢产能1亿吨~1.5亿吨。2017年,国家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年共化解粗钢产能5000万吨,全面出清1.4亿吨“地条钢”产能,扭转了“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2
行业供给侧改革见效 产品价格上调
受益于市场环境改善,钢材价格合理回升。2017年,中钢协CSPI钢材综合价格指数均值为107.61,较上年同期均值上涨32.50点,涨幅为43.27%;钢铁行业市场环境出现好转,市场供应向规范钢企集中;行业产能利用率有所恢复,产能严重过剩局面明显改善。
2017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的重点大中型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69万亿元,同比增长34.1%;实现利润1773亿元,同比增长613.6%。
这一年,安阳钢铁在销售总量较2015年减少149.76万吨的情况下,实现了营收增加60.3亿元,吨钢销售价格3539元/吨,较2015年价格增长了50%。
安阳钢铁认为,市场环境明显改善,产能严重过剩矛盾有效缓解,优质产能得到发挥,企业效益明显好转,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的基础更加牢固,条件更加有利。
这一年,安阳钢铁重点高效品种推广成效显著,汽车系列用钢和700MPa级以上产品销量创历史新高,全年达到60万吨和30万吨;高强钢销售量达到39.50万吨,尤以AH70DBD及以上高强板增长明显,成功中标135台8.8米高的全球最大矿用液压支架项目。
2017年,安钢钢铁实现重点产品销售227.67万吨,同比增量52.11万吨。
安阳钢铁2017年度报告显示,2017年安阳钢铁在各类产品方面毛利率较2015年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大部分产品毛利率增长超过10个百分点。
不多,对于安钢来说,前路依然面临挑战。业内人士认为,钢铁行业市场方面的痼疾依然没有消失,钢铁供大于求的态势并没有获得明显改善,且随着部分钢铁企业通过置换产能的推进,大量先进产能的上马也将使得钢铁去产能困难重重,钢铁行业再度出现产能过剩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在行业技术和产品创新方面,国内钢铁行业也出现扎堆的现象,高强度钢和汽车用钢成为重灾区,包括华菱钢铁、韶钢松山等国内实力钢铁企业都将汽车用钢和高强度钢作为新的市场领域重点开发,并且正在2017年都颇有斩获。这也意味着,在安钢集团引以为傲的汽车用钢和高强度钢材市场也将迎来新的有力竞争者。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