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发展创新引智基地 争创世界一流学科
发布时间:2017-11-01 17:16:48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本报记者李树华本报通讯员王一帆邹易城
2016年,“111计划”首次面向地方高校发布,河南大学植物逆境生物学实验室抢抓机遇,及时论证,围绕河南省发展战略需要和学科优势,申报的“作物逆境生物学创新引智基地”成功获批。学校从此被标识为“111计划”高校,该基地的建设将助力河南大学争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111计划”由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实施,旨在推进中国高等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该计划申报成功,吹响了河南大学向“双一流”高校序列冲锋的号角。
河大引智基地的建设将严格贯彻上级实施方案的精神和“111计划”新基地建设要求,进一步聚焦重大需求和学科前沿,凝练并落实研究内容,创新基地管理和运行机制,统筹海外团队在河南大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发挥海外人才在学科创新中的独特作用,实现生物学跨越式发展,助推该校生物学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学科”行列。
“111计划”首次面向全国地方高校开放,河南大学植物逆境生物学实验室能成功入选绝非偶然,这是该实验室20余年韬光养晦、踏踏实实干事创业的结果。入选“111计划”将成为河南大学与国外著名高校、科研机构在多领域加强合作的契机。
国务院于2015年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宣告“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正式启动。同年,河南省紧跟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步伐,对接国家计划,启动“双一流”建设,河南大学生物学入选首批河南省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一期建设学科(优势学科A类),河南省优势学科以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为建设目标,着力提升综合实力。
河南大学校长、植物逆境生物学实验室主任宋纯鹏认为,“高层次人才始终是实验室发展和学科发展的最关键因素。”为了作物逆境生物学创新引智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实验室邀请了多位海外学术大师来校讲学和签约。2017年5月5日,在“作物逆境生物学创新引智基地”启动暨海外学术大师聘任仪式上,美国亚利桑那大学DavidWil-liamGalbraith教授被聘任为“作物逆境生物学创新引智基地”海外学术大师,这也标志着河南大学“111计划”的正式启动;5月9日,海外学术骨干、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JimmyBotella教授来校签约并商讨双方科研合作和人才培养等相关事宜;6月29日,美国农业部南部平原农业研究中心JinggaoLiu教授和爱荷华州立大学JianmingYu教授被聘任为“作物逆境生物学创新引智基地”海外学术骨干。
除了引进海外大师外,植物逆境生物学重点实验室非常重视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尤其重视学术带头人的建设和人才梯队的建设和培养。经过20多年的积累,实验室形成了一支由1位双聘院士,3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位中原学者,1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位省校特聘教授和黄河学者人,4位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4位正副教授,50余位客座、兼职教授等组成的高水平研究队伍。同时,实验室依托与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一些著名实验室业已建立起的良好合作关系,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学术视野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
以建设一流的科研平台为学科生存之本,聚集一流的人才,打造一流的团队,从而取得一流的成果,最终推动一流学科的建设。正是在这个思路的引导下,河南大学植物逆境生物学实验室一路披荆斩棘,先是炼成“国字号”,又更进一步获批“作物逆境生物学创新引智基地”,这张河大近年来最亮眼的名片,如今正加快脚步向着世界一流学科前进。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2016年,“111计划”首次面向地方高校发布,河南大学植物逆境生物学实验室抢抓机遇,及时论证,围绕河南省发展战略需要和学科优势,申报的“作物逆境生物学创新引智基地”成功获批。学校从此被标识为“111计划”高校,该基地的建设将助力河南大学争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111计划”由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实施,旨在推进中国高等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该计划申报成功,吹响了河南大学向“双一流”高校序列冲锋的号角。
河大引智基地的建设将严格贯彻上级实施方案的精神和“111计划”新基地建设要求,进一步聚焦重大需求和学科前沿,凝练并落实研究内容,创新基地管理和运行机制,统筹海外团队在河南大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发挥海外人才在学科创新中的独特作用,实现生物学跨越式发展,助推该校生物学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学科”行列。
“111计划”首次面向全国地方高校开放,河南大学植物逆境生物学实验室能成功入选绝非偶然,这是该实验室20余年韬光养晦、踏踏实实干事创业的结果。入选“111计划”将成为河南大学与国外著名高校、科研机构在多领域加强合作的契机。
国务院于2015年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宣告“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正式启动。同年,河南省紧跟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步伐,对接国家计划,启动“双一流”建设,河南大学生物学入选首批河南省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一期建设学科(优势学科A类),河南省优势学科以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为建设目标,着力提升综合实力。
河南大学校长、植物逆境生物学实验室主任宋纯鹏认为,“高层次人才始终是实验室发展和学科发展的最关键因素。”为了作物逆境生物学创新引智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实验室邀请了多位海外学术大师来校讲学和签约。2017年5月5日,在“作物逆境生物学创新引智基地”启动暨海外学术大师聘任仪式上,美国亚利桑那大学DavidWil-liamGalbraith教授被聘任为“作物逆境生物学创新引智基地”海外学术大师,这也标志着河南大学“111计划”的正式启动;5月9日,海外学术骨干、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JimmyBotella教授来校签约并商讨双方科研合作和人才培养等相关事宜;6月29日,美国农业部南部平原农业研究中心JinggaoLiu教授和爱荷华州立大学JianmingYu教授被聘任为“作物逆境生物学创新引智基地”海外学术骨干。
除了引进海外大师外,植物逆境生物学重点实验室非常重视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尤其重视学术带头人的建设和人才梯队的建设和培养。经过20多年的积累,实验室形成了一支由1位双聘院士,3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位中原学者,1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位省校特聘教授和黄河学者人,4位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4位正副教授,50余位客座、兼职教授等组成的高水平研究队伍。同时,实验室依托与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一些著名实验室业已建立起的良好合作关系,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学术视野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
以建设一流的科研平台为学科生存之本,聚集一流的人才,打造一流的团队,从而取得一流的成果,最终推动一流学科的建设。正是在这个思路的引导下,河南大学植物逆境生物学实验室一路披荆斩棘,先是炼成“国字号”,又更进一步获批“作物逆境生物学创新引智基地”,这张河大近年来最亮眼的名片,如今正加快脚步向着世界一流学科前进。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