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入园难” 遏制“大班额”

发布时间:2017-11-01 11:03:12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原标题:我省发布文件为教育公平添制度保障 消除“入园难” 遏制“大班额” 

制图/王伟宾
    □本报记者周晓荷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公平”作为高频词汇共出现了14次,其中2次出现在习近平总书记谈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之时。10月31日,记者从省教育厅获悉,省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研究通过了高中普及攻坚计划、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和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办法四个文件,我省维护教育公平再添切实制度保障。
 
    让优质学前教育降门槛
 
    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不足,特别是优质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严重短缺,是全国不少省市普遍存在的现象,直接引发了“入园难”“入园贵”等热点话题。我省作为一个人口大省、教育大省也是如此。
 
    针对这一情况,我省在过去五年连续实施了两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共投入资金200多亿元,完成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6310所。截至2016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14%,比2012年提高18.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
 
    2017年,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已争取并下达专项资金8.376亿元,支持各地推进幼儿园建设项目实施。截至8月底,全省已开工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010所。
 
    围绕普惠性幼儿园的建设,我省提出要坚持新建和改扩建“两条腿”走路,建设公办园和扶持普惠性民办园并重。
 
    扩充高中教育资源
 
    针对城镇中小学“大班额”“超大班额”问题,我省启动实施了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五年规划,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连续多年上升的“大班额”“超大班额”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针对高中教育阶段存在的资源严重不足、超大班额现象突出、中职水平吸引力不高等问题,我省千方百计扩大高中教育资源,力争到2020年全面消除普通高中超大班额。
 
    针对普通高中培养模式单一等问题,我省启动实施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试点项目,打造了首批“特色高中群”。
 
    针对职普比例不合理的问题,要聚焦办好职业教育,着力提高中职教育质量,提升中职毕业生的附加值和含金量,增强中职教育吸引力,努力促使职普平衡。
 
    特教特办让残疾儿童共沐阳光
 
    特殊教育的目标是促进残疾孩子更好地融入社会。要坚持以普通学校就读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送教上门和远程教育为补充,全面推进融合教育。为推进融合教育,在学前、义务、高中、职教、高教等阶段资源配置中要充分考虑特殊教育需求。
 
    我省始终在探索学前融合教育的路子,目前河南省学前融合教育73所试点园遍布18个省辖市、10个省直管县,其中公办园54所、民办园19所,这些幼儿园成为残疾儿童温暖的家。②40
 
    公办幼儿园
 
    过去五年投入200多亿元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6310所截至2016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5.14%,比2012年提高18.5个百分点
 
    城镇中小学
 
    实施了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五年规划,连续多年上升的“大班额”“超大班额”势头得到初步遏制。力争到2020年全面消除普通高中超大班额
 
    特殊教育
 
    始终在探索学前融合教育的路子,学前融合教育73所试点园遍布全省18个省辖市、10个省直管县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