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师范学院:聚焦学生参与“四个坚持”,合力激活“一站式”学生社区“四化”育人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5-10-20 15:33:08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讯(李洪)洛阳师范学院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面向“需求侧”,优化“供给侧”,打破传统育人场域边界,实施全员书院制暨“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新模式,坚持以“四个坚持”凝聚学生参与多元合力,打造体系化、组织化、常态化、制度化“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新生态,推动学生成为“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参与者、实施者、管理者、策划者、受益者”。

       一、坚持自我教育为先,推动学生“五育”体系化

       围绕“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以完善“五育”体系为重点,出台体育、美育、劳育工作实施意见,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深度融合,着力把德育贯穿于智育、体育、美育、劳育全过程,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德智体美劳”育人体系。

       实施“美育润心”行动。整合学科资源,以党团、社团为载体,开展沉浸式艺术体验,将思政课堂搬到舞台上、美术馆,举办“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等主题书画展,排演《沂蒙山》等歌剧,初步形成“鸿鹄计划”活动品牌,让师生在欣赏高雅艺术的同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达到以美化人、启智润心的效果。

       实施“体育强身”行动。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以“运动洛师”为抓手,引导学生在运动中强身健体、释放压力、享受乐趣,涵养健康之美、生活之美、心灵之美。强化多院联盟联动,以篮球、足球等赛事为抓手,着力打造“多彩星期六”体育文化节,强健体魄、健全人格。

鸿都夜校活动

       实施“劳育增能”行动。举办“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引导学生感悟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以劳动教育月为契机,举办洛师植物图鉴展,引导学生对校内植物信息进行可视化设计,以展促劳、以劳养德。开展“鸿”枇杷活动,创新“采摘-赠与”实践模式,让学生在躬身实践中感悟“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二、坚持自我管理为重,推动学生自治组织化

       健全党团组织。构建“学校—书院—住宿书院—学生层区—宿舍”五级党团网格,将组织触角延伸到书院社区最小单位。目前,全校建立66个党支部、683个团支部,实现党团组织全覆盖。

党团组织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团支部开展先锋杯团日活动

       完善自治机构。学校出台《关于“一站式”学生社区学生自我管理与服务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组建社区服务、学业促进、心理健康等部门,健全学生自治机构。其中枫桥工作站发挥学生主人翁精神,运用专业沟通调解技巧,推进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使学生从“被动管理者”向“自主管理者”转变。

       健全议事机制。举办“庭院有约”“午餐会”,邀请校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到书院社区,倾听学生需求,抓重点、疏堵点、抚痛点。开发“洛师小筑”“后勤通”线上服务窗口,实现学生诉求在线办理,同时设置“书记信箱”,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真正做到社区治理大家谈、大家议、大家办,推动学生由“旁观者”变成社区治理“参与者”“实施者”。

       三、坚持自我服务为要,推动学生发展常态化

       打造多功能育人空间。优化调整房间200余间,配备心灵驿站、书画艺术工作室、爱心小屋、康复理疗室等功能室,唤醒自我发展意识,强化养成教育,推动学生由“表面参与者”向“深度策划者”转变。其中以1名抑郁症患者通过朋辈心理辅导而回归正常生活为素材,制作《送你一朵小红花》微视频,先后被豫教思语等媒体转载。

       拓展多元化服务触角。建有淋浴间、缝补屋,配备洗衣机、微波炉、冰箱等服务设施,让学生乐享“书院社区”生活。安装自助打复印一体机、火车票自助服务等设备,基本实现了学生事务线上“一站式”云端,使学生变成书院社区建设的最终“受益者”。

书院社区心灵音乐节

       四、坚持自我监督为基,推动学生参与制度化

       完善评价体系。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出台《洛阳师范学院学生综合测评管理办法》,构建“思想铸魂—专业强基—创新驱动—实践赋能”评价反馈体系,形成评价主体多元化,推动育人模式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

       加强制度建设。推进管理服务、支撑保障等制度改革,制定《洛阳师范学院全员书院制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管理运行办法》《书院社区宿舍网络管理规定》等40余项制度,“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局面正逐步形成。

 


  
责任编辑:李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