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医学院人才专项工程助推学校转型发展
发布时间:2018-04-18 14:36:10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本报记者李树华本报通讯员崔静
日前,中共中央组织部办公厅下发通知公布第八批“千人计划”外国专家项目入选人员名单。新乡医学院讲座教授、法国科学院院士BernardMal-issen教授顺利入选,获得科研经费补助400万元、一次性补助100万元,成为新乡医学院首位荣获国家“千人计划”外专项目的外籍讲座教授。这标志着该校引进外国专家的层次和效益实现了新的突破,也成为该校创新人才引进与培养工作机制的标志性成绩。该校落实“改革,开放,创新,提质”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强化开放办学理念,不断完善创新引人引智工作体制机制,实施“265人才工程”,构建“三位一体”人才体系,构建院系两级人才引进机制,逐步建立了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为新医实现科学研究重大突破和高峰高原学科建设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实施“265人才工程”,构建“三位一体”人才体系。学校紧紧抓住“人才”这一工作主线,从“扩容、提质”两个目标引人,“考核、增效”两个层次用人,“管理、服务”两个方面留人,做好顶层设计,于2015年制定《265人才工程》建设规划,出台12个系列文件,积极构建“三位一体”人才体系:通过高端人才引进计划、学科领军型人才发展计划和青年骨干教师提升计划等,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实现人才队伍建设目标。为使《265人才工程》建设规划尽快落地,以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为引领,以学科建设为导向,新乡医学院提出了人才工程的“一二三四论”。为推动“265人才工程”建设规划的落实,该校启动了“太行学者”特聘教授计划,旨在引进优秀的学科带头人。特邀校外专家对申报者的代表性论文的学术水平和学术价值进行函审,保证了评审结果的客观公正和权威性。三年来已有10名全职在该校工作的“太行学者”特聘教授上岗;实施“太行青年学者”支持计划,重点选拔教学效果好、研究水平高、创新能力强、年龄35岁以下的青年拔尖人才,每年推荐选拔一次,每次10人。截至目前,已有30名青年教师成功入选。
三年来,学校共引进、培养高端人才14人,其中1名法国科学院院士、4名“长江学者”,3名“杰青”、1名“优青”等,以及包括“太行学者”特聘教授在内的38名学科领军人才。
上有高度,下接地气,构建校院两级人才引进机制。人才的使用最终要落地到院部。为使引入的人才能够更加契合院部发展的“地气”,该校逐步探索人事处、院部两级互动的人才引进机制。人事处根据各院部实际情况,将院部引才目标按照内涵建设、重点突破和持续发展进行分类定位,与院部签订年度博士引进任务书,进一步明确院部主体责任。鼓励院部走出去,深入到全国各地的医学院校中去进行对接招聘,变被动等才为主动引才。
通过校院两级互动,人才引进取得了显著成效。几年来学校累计新增博士263人,专任教师博士比提高到目前的40.15%。高端人才和学科领军型人才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单纯引进到自己培养的路程。
注重人才使用效能,助推一流业绩产出。为提高人才使用效能,实现一流人才产出一流业绩的目标,该校充分考虑科研工作的连续性、团队和平台建设等综合因素,明确任务、严格标准,不断加大对各类人才的管理与考核力度,构建人才分类管理体系,通过年度考核、中期考核及期满考核,及时掌握各类人才科研进展情况和取得的业绩,发现问题与不足,明确进一步改进提高的方向。实行契约制管理,引进第三方评价,对人才业绩进行鉴定;增加对院部管理服务的考核,同时也关注平台建设、团队建设及基础服务等。
发挥人才集聚效应和科研合力,以高层次人才为引领、现有师资为基础,打造不同研究方向的科研团队,进一步提高了引进人才的科研产出和产出效率。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