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庄的教育募捐
发布时间:2018-02-22 16:41:07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任国战 杨之甜
在汤阴县白营镇大付庄村,一个仅有1060余人的小村庄,竟建起了教育基金会,而且做得风生水起——成立7年来已资助学生46人,累计发放助学金70119元。
2月20日,农历正月初五,喜庆的锣鼓和鞭炮声把大付庄村村委会烘托得热闹异常。三三两两的村民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村里一年一度的“教育基金会年度表彰暨募捐仪式”。

仪式现场质朴简洁,四张木质桌子拼成主席台,上面摆放图书等奖品,台上坐着的是村两委代表、基金会委员代表和大付庄小学校长。
上午9时,仪式正式开始。随着主持人大声报出“付紫函、付忻妍、安妮……”等一连串名字,20名优秀学生分批次走向领奖台,领取了由大付庄村教育基金会颁发的奖状和价值50元的图书奖品。捧着鲜红的奖状,孩子们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台下掌声连连、喝彩不断。“你以后要向这些哥哥姐姐们学习。”一位村民低头跟身前的孙子说道。
代宇晴是大付庄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从上一年级开始,品学兼优的她连续三年都站在村里的领奖台上。与前两次相比,她最大的感受是,奖品比以前更有意义,活动比以前更盛大、隆重。
与此同时,大付庄村还对5名优秀老师和6名家长颁发了证书和奖金。
10时30分,作为此次活动的“重头戏”,募捐正式开始。大付庄小学校长贾雪锋带头捐款500元,紧接着,学校老师开始捐款,村民也纷纷走上前去。不一会儿,主席台前就排起了长龙。100元、200元、500元……一份份爱心投入捐款箱,短短半小时就筹得善款12500元。

“俺村这基金会从2012年开始,连续7年在正月初五举行募捐仪式,村民知道后都积极参与捐款。”村党支部书记代兴旺告诉记者。
大付庄村位于汤阴县城乡接合部,村民主要依靠务农与打工为生。近年来村民们逐渐认识到,没有文化,外出打工也变得越来越艰难。2012年,村委会组建了教育助学金,在每年秋季学生开学之前,对大付庄籍学生凡考取研究生的,一次性奖励3000元;考取普通高校一本院校的,一次性奖励1500元;考取普通高校二本院校的,一次性奖励1000元;考入重点高中的,一次性奖励500元。
在贵州做生意的村民代波,今年春节没有回家,不能到现场捐款,他就通过微信转帐,为基金会捐款1000元。代波在电话里告诉记者,之所以捐款,一方面是因为教育是件功德事,他愿意为老家的教育做一份贡献;另一方面,他觉得大付庄村这两年在基金会的治理下变化很大,风气正了很多,所以必须支持。
“活动真的很暖心。”该村大学生代森玉去年顺利考上一本院校,领取助学金1500元。在她看来,这一活动的最大意义在于精神的传承和榜样的作用,上台领奖的优秀学子对台下的弟弟妹妹会起到正面引导作用。

去年考入辽宁师范大学研究生的付雪莹因准备出国参加学术会议没能出席这次大会。身为受益者的她在电话中再三表示,正因为有教育基金会,她才能一再顺利升学。2012年,她高中毕业考上福建师范大学,村里奖励了1000元,靠着这笔钱她过了大半个学期。去年,考上研究生的她正需要一笔费用,奖学金的出现恰好又解决了燃眉之急。“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有人伸出援手,这种感受真的只有亲身经历过才明白。以后我有能力了,肯定也会加入到捐资奖学助学的队伍中。”她感慨道。
“大付庄真不赖,正月初五把会开。成立教育基金会,主要为了下一代。发扬社会正能量,积极踊跃把款捐,这个规矩真是好,已经坚持整七年。”活动结束后,村民自编的快板声仍在小村庄里回荡。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