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寒假作业更接地气
发布时间:2018-02-22 14:14:10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农村版
如今,有不少学校尝试用新媒体的技术手段,通过作业APP让学生每天“打卡”完成任务,让学生的寒假过得更加自律。
寒假作业,这是个老话题,也是个大难题。寒假作业过于繁重,学生寒假被架空,身体还很难承受,不利于身心健康,甚至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寒假作业太少,整天优哉游哉,或者一味宅家看电视,或者在外疯跑,这都可能把学习抛诸脑后,甚至生出其他坏习惯,不利于学习和成长。由此可见,新式寒假作业的流行,不仅跳脱了应试教育的束缚,也着实朝着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前进了一步。
只是,无论是给予学生充分的寒假作业自主权,还是通过技术手段督促学生在寒假期间持续完成充电学习,到底还只是管理手段上的“长处”,而作业的内容,到底还是没有得到创新和根本改观。不仅是如此,相对而言,小学、初中的学生可以尝试自由度更大一些的寒假作业布置形式,而初中、高中的学生原本就更加自律,学习习惯已养成,对手机有一定自控能力,对知识的掌握要求更高,更适宜通过APP线上作业方式,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也就是说,管理手段并无绝对高明与低下之分,合适的作业才是最好的。
这个意义上而言,学校布置的寒假作业充满“年味”,这无疑更令人期待。如学校决定在开学第一周举行“欢乐新年,温暖新春”的班级文化建设评比活动,老师们给学生布置了“年味”满满的寒假作业,例如师生每人准备一个写好新春祝福语的红包,里面写下贺语,返校后进行“红包漂流”活动。在本原小学里,其五年级要求要制作一张有关春节或者元宵节的手抄报。
说这种寒假作业充满“年味”值得期待,一方面,是因为这种作业从根本上打破了以往寒假作业的内容形式,让寒假作业从书面向生活延伸。读书期间,学生每天在学校,从这本书到那本书,离生活已经很是遥远了,好不容易才有个假期,这是多好的回归生活机会,可因为寒假作业始终没跳出书本,学生还是只能与斑驳多彩的生活失之交臂,乃至丧失了起码的应对生活的能力。
另一方面,还因为“年味”不仅散发生活气息,是让孩子融入生活的绝佳方式,还因为“年味”中弥漫着传统文化的气息,有利于增强注重传统文化习惯,了解更多传统文化知识和常识。传统文化中,有很多精华非常值得继承和弘扬。现在,一些培训机构大打“传统文化牌”,也是因为现在人传统文化意识在复苏,而教育上却又衔接不够。近年来,年味越来越淡,很多成长起来的孩子对传统民俗知之甚少,由此可见一斑。
说到底,让寒假作业充满“年味”的做法,实在是开了一个好头,非常值得各地各学校在布置寒假作业时争相效仿。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和创新寒假作业,使之更接地气和具有实际意义,让成长中的孩子多方面受益。(贺成)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