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的儿童剧

发布时间:2018-01-06 08:27:36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策划文体新闻部执行记者游晓鹏
 
    带孩子去看儿童剧在中国家长中已经成为时尚,儿童剧的生产更是铆足了劲儿。2017年,中国生产了高达1500部儿童剧,其中有20多部进入连锁院线进行全国巡演,还有三四百部能够演出30场以上。
 
    以郑州为例,来自河南艺术中心的数据显示,2017年儿童剧总计演出近60场,约占该剧场所有演出剧目的六分之一,在剧种排名中仅次于音乐会。一家郑州儿童剧团的经理告诉记者,现在郑州的儿童剧制作演出机构“没有十家也有八家”,2017年推出的改编剧或者原创剧加起来有十多部,省内外的演出总量在500场以上。
 
    这个量足够惊人,家长们的朋友圈里不时有各种儿童剧信息刷屏,选择越来越多,而孩子们也对宣传页上的各种卡通形象毫无抵抗力。然而,一个显而易见的悖论却是,中国的家长和孩子们对儿童剧极度饥渴,却仍然非常陌生。
 
    一位朋友带着幼儿园的孩子慕名去看了一场外省引入的爆笑亲子儿童剧,结果舞台很炫很热闹,孩子却看不懂,但买过的票也没办法退,尴尬地坐了一个多小时,最终的结论是这部剧更适合小学生看。票房卖票的时候可不管那么多,恨不得把票也卖给老头老太太。还有不少家长只要看到是电视、电影动画片里的大IP就给孩子买,价钱不菲,但发现效果很一般,孩子昏昏欲睡。
 
    假如你去问一位在剧场里的观众,什么是儿童剧,儿童剧究竟有什么样的功用,如何辨别和挑选好的儿童剧,甚至怎么在剧场中选择座位,家长在孩子看剧的时候该干些什么,这些问题恐怕他/她还真答不上来。
 
    “儿童剧越来越热,也越来越多人愿意为好的作品掏钱购票,但社会上对儿童剧的认识还不够,包括家长和一部分单纯只是觉得儿童剧能挣钱的从业者。”长期关注儿童剧发展的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系主任、儿童戏剧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新兴教授说。
 
    究其原因,中国儿童剧尽管萌芽已有近百年,但真正普及是最近一二十年的事。时间退回到5年前,2012年全国去参加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儿童剧还不足60台,河南能看儿童剧的地方只有河南艺术中心等极少数地方,全年只能看到数量寥寥的三五场外来引进剧;再往前到2008年,全国的儿童院团只有20多家,儿童剧只在北上广等大城市的院线中有少量存在,二线城市以下的绝大多数家长还完全没有儿童剧的一点概念。
 
    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的生产和消费趋于理性需要一个过程。“生产者的理念和家长的看剧理念都还需要成长和打磨,儿童剧的发展必定要遵循市场规律,更必须对孩子们的成长负责,绝不能把它看成单纯挣钱或者打发孩子时间的工具。”本土原创“十二生肖”大型动漫人偶童话剧策划者、河南艺术中心主任王仕俊受访时说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