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需要一场高教“逆袭”

发布时间:2017-12-14 08:17:31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郑州高等教育现代化、多元化、国际化发展迎来绝佳时机,一场高教资源的“逆袭”呼之欲出。    
 
    □本报评论员薛世君
 
    近日,郑州市正式发布《关于加快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意见》,将充分利用区位、产业、多重国家战略叠加等优势,制订专项政策,加快引进国内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对来郑举办校区或分校的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在规划区域内划拨500~2000亩建设用地,另外,还专门设立100亿元高等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引进优质高等教育机构。郑州市教育局高教处相关负责人还透露,郑州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经济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的战略合作事宜正在有序协商中。
 
    城市与大学,往往共荣共生。美、英、德、法、日等国的大城市及城市群,其繁荣发展无不与著名高校林立密切相关。作为七大国家级城市群之一,中原城市群要成为我国重要的增长极,发展后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教资源的发展状况。尤其是作为中原城市群的龙头,正在大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郑州,聚集一批优质的高教资源来保驾护航,龙头地位才能越来越巩固,“郑中心”的名号才会越来越响。大力建设高水平大学,做大做强高等教育,越来越成为突破城市发展天花板、抓住未来发展“牛鼻子”的关键因素。
 
    黄河科技学院副教授、中国(河南)创新发展研究院研究员王军胜认为,从已经被确定为国家中心城市和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成都、武汉来看,其高等教育不管是规模还是质量,都远超郑州。他建议,尽快制定全面提升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划,尽早把“河南科教创新实验区”建设上升为优先发展战略,集聚高端科教创新资源,构筑全国科教创新高地。
 
    一座城市的高教资源能不能快速从无到有、由弱到强?能!从一个小渔村到一个人口过千万、有“创新之都”美誉的国际大都市,深圳用了30多年,在这30多年间,深圳已经拥有或即将拥有高等院校近20所,如北京大学深圳校区、清华大学深圳国际校区等。深圳还出台《关于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力争到2025年高等院校达到20所左右,其中3至5所综合排名进入全国前50名。与深圳城市年轻指数位居全国前列一样,与深圳人口吸附力相近,人口即将过千万的郑州,只要有大魄力、大手笔、大投入,完全可以像深圳一样成为高等院校的“挖掘机”,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逆袭”。
 
    一所学校能不能在短期内跻身国内一流、世界一流?也能!成立于1991年的香港科技大学,经过短短20年的快速发展,到2011年已经位居世界第40名。其诸如加强硬件建设、全球招聘学科带头人、注重国际交流、“重大师轻大楼”等成功经验,值得郑州借鉴学习。
 
    国家发改委出台的《关于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支持郑州“引进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国家级科研院所设立分支机构,建设全国重要科教中心”。从河南将与中科院、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在郑州联合组建高水平中外合作大学,到郑大、河大双双入选“双一流”建设,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高等教育事业的历史性突破,再到如今郑州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经济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的战略合作有序推进……近年来,我省尤其是郑州科教资源的发展,堪称眼花缭乱、精彩纷呈。郑州高等教育现代化、多元化、国际化发展迎来绝佳时机,一场高教资源的“逆袭”呼之欲出。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