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跃在柘城的“预防志愿者”
发布时间:2017-12-04 10:45:44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本报记者孔学姣本报通讯员尚林杰乔于振
韦志军是柘城县人民银行工作人员。除了从事金融工作,他还有一个身份——“预防志愿者”。
“信贷资金管理及发放是金融系统职务犯罪发生的高危环节。结合日常工作,我提了十余条关于信贷资金风险防控的建议。”12月1日下班后,韦志军还在办公室里忙着梳理宣讲内容,“年底各村外出务工人员快回来了,我们这些志愿者还得抓紧向他们讲讲农村的扶贫政策。”
韦志军做的志愿者,全称是“预防职务犯罪志愿者”。2015年年底,根据县检察院的建议,柘城在全县范围内公开征聘政治表现好、思想作风正、法治观念和奉献意识强、具有专业技术经验的人员作为预防职务犯罪志愿者。18名来自教育、财政、金融、医疗等县直机关的工作人员成为“预防志愿者”,他们成立宣讲团,分赴柘城县23个乡镇的142个贫困村,结合真实的职务犯罪案例,进行扶贫政策宣讲,并将发现的涉嫌职务犯罪线索,及时移交给有关部门立案侦查。
3名基层信贷人员,因涉嫌违法发放贷款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由于介入及时,公安机关在短时间内成功帮助柘城县农村信用社回收逾期贷款2000余万元,纠正违规发放贷款120余例。为此案侦破提供线索的,正是韦志军。
借助邮政部门的网络资源和业务资源优势,今年4月,柘城县检察院又联合中国邮政柘城分公司,开展了“预防职务犯罪邮路”活动。很快,23名“预防职务犯罪邮路志愿者”组建起队伍。邮政投递员走进千家万户,开展覆盖城乡的职务犯罪预防和扶贫政策宣讲。
两年来,志愿者们共获取职务犯罪线索12条,还对全县扶贫项目展开了重点调查,对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核查摸底。柘城县委主要领导对“预防志愿者”工作给予充分肯定,签署意见要求县直各机关、各乡镇给予支持。
如今在柘城县城乡,18名“预防志愿者”和23名“邮路预防志愿者”,一起进机关、下农村,结合实际案例开展宣讲活动。他们建立起QQ群和微信群,交流预防、扶贫工作信息,传播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形成覆盖城乡的职务犯罪预防宣传网络。
“目前,我们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正加快司法体制改革步伐。”柘城县检察院负责人介绍,职务犯罪预防工作转隶在即,但是他们在职务犯罪预防方面探索出来的好工作模式不能丢,丰富的工作经验会传递下去。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