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中原区“绘好三张图”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
发布时间:2018-05-25 15:52:56 来源:河南文明网
近年来,郑州市中原区坚持以“提升工作站位、提升工作标准、提升干部素质”为引领,把“社区党建+志愿服务”作为深化志愿服务工作的重点,把搭建信息共享、供需对接的志愿服务站联盟作为强化志愿服务组织的支点,把依托五一公园建设全市志愿服务主题公园作为提升志愿服务水平的切入点,加强统筹协调,优化组织服务,做强项目品牌,强力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
统筹推进规划图。一是高标定位。将志愿服务作为推进全区“生态中原、活力中原、文化中原、幸福中原”建设的有力抓手,把志愿服务站建设与全区基层组织党建有机结合,整体统筹推进。二是加强组织。将志愿服务作为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水平和公共文明素养的有效载体,纳入全区年度精神文明工作要点,与基层党组织分类升级活动有机结合,有效提高街道社区对“党建+志愿服务”的重视程度。三是强化保障。在上年度开展社区单位结对、三创联动共治(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社区)的基础上,探索完善由街道牵头发起,文明单位、公共单位志愿服务组织与社区志愿服务站共建共治模式,提升志愿服务规范化水平,破解辖区社工组织力量薄弱、社工服务政府采购起步晚等不足。
精心设计施工图。一是创新机制。经中原区文明委同意,由中原区文明办设立中原区志愿服务联盟,探索形成一系列工作机制,推动基层志愿服务站联盟的建设,指导基层站点联盟规范开展活动。二是搭建平台。由区文明办发起每月上旬开展志愿服务周活动的倡议,指导各街道志愿服务站点联盟统筹辖区群众需求和志愿服务组织的资源力量,定期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逐步实现志愿服务的经常化。三是促进共建。在辖区文明单位——省工人文化宫去年“五一”志愿服务站获评全省优秀志愿服务站点的基础上,紧抓2018年打造全市志愿服务主题公园的契机,指导建设路街道把站点联盟与五一公园志愿服务站有机嫁接,发挥项目对接、优势互补的功效,提升志愿服务常态化水平,努力打造省市知名的志愿服务阵地品牌。
合力打造效果图。一是发挥优势。发挥建设路街道社区大党建的优势,积极搭建志愿服务立体工作网络,将7个社区志愿服务站的优质服务项目引入联盟,通过社区党建引领志愿服务,再利用志愿服务推动基层自治建设。二是深化内涵。在省工人文化宫“五一”志愿服务站的基础上,中原区文明办协调“魅力中原”惠民音乐会等入选全市项目资金援助工程的部分辖区优秀志愿服务项目,进驻中原五一志愿服务站点联盟,进一步增加志愿服务的内涵。三是做强品牌。针对一份引领、一份情怀、一份关爱、一份书香、一份健康“五个一”特色服务品牌,积极引入获评全国“四个一百”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的市中心医院白玉兰志愿服务队等队伍入盟,提升志愿服务项目化水平,进一步发挥志愿者在促进文明行为、弘扬文明新风、建设文明城市的主力军作用。目前该志愿服务站联盟已拥有各领域志愿服务队伍10余支,注册志愿者1.3万人,开展志愿服务成熟项目8个。(郑州市中原区文明办)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张静霞)